1 / 94
文档名称:

加法交换律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179KB   页数:9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加法交换律教案.doc

上传人:whetyo 2022/4/2 文件大小:17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加法交换律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加法交换律教案
杨汛桥实验学校 金 燕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P28例1
教学设想:加法交换律的作用是什么?简便计算。简便计算时什么情况下需要加法交换律?三个及以上的数相加的时候。因此,加法交换律从两个数的探究到几个数的运用,通过努力,同学们又学会了新的知识,掌握了新的本领,老师真为你们快乐,你们呢?还有更快乐的事情呢。
(展示课件)你们看,森林王国里的小鸟和小鸭,想和同学们来交朋友,你们愿意吗?不过他们可是有备而来,,敢不敢来试一试?
(课件)一、你能在括号里填上适宜的数吗?试试看吧。
766+589=589+( )
300+600=( )+( )
257+( )=0+257
( )+55=55+420
a+15=( )+( )
( )+65=( )+35
○+ =□+
二、仔细看一看,下面的算式符合加法交换律吗?
270+380=380+270
b+800=800+b
三、运用加法交换律,你能写出几个算式?写写试试吧.
25+49+75=( )+( )+( )
学生写出算式以后,让学生观察这些算式,哪两个数交换了位置,在这些算式中,你认为哪一道计算起来比较简单?说说你的想法.
师:小鸟和小鸭的问题都解决了,它们快乐得不得了,想请同学们参观它们的家园,快乐吗?(课件展示)
[评析:通过这些题目,既稳固了今天学的新知识,又开展了学生的思维,为后面的学****做了铺垫。]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 
杨汛桥实验学校 金 燕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P29例2
教材简析:加法结合律这部分内容是在加法意义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是继加法交换律之后的加法第二个运算定律,学好加法结合律,对于加法的简便运算,,归纳概括出来的,同加法交换律相比比较抽象,因此我在设计时,,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不仅可以分散教学难点,而且能突出教学重点,解决了教学关键,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了学生学****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教学目的:
,并应用结合律使计算简便.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才能和思维灵敏性。
3。对学生进展"详细问题详细分析”的辨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
教学难点:加法结合律的推导.
教学重点:通过实例引出规律。
教学过程:
一、演示实验.
〔这一步是为了学生较为直观的理解算理。以以下图中的1、2、3、号均为大小不同的透明水杯,里面装满水;还有一个大玻璃罐头瓶,为空。〕
1、第一次实验
①先把1号倒入大瓶(4号),再把2号倒入大瓶。
师:这表示把1号杯和2号杯里面的水合在一起。
②再将3号杯里的水倒入大瓶。
师:老师是按什么样的顺序将1、2、3号中的水倒入大瓶的?
生:先1后2再3.
师:这个过程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这个过程表示先把1号和2号杯中的水合在一起,然后参加3号杯里面的水,也就是把三个杯子里面的水合在一起。
③在大瓶的水面处做好记号。
2、第二次实验
①老师先把2号杯里的水倒入大瓶,再把3号杯中的倒入大瓶.
这表示什么?
②假设再参加1号杯中的水,这表示什么?
参加1号杯中的水后,你猜水面上升到何处?比原来的水面高还是低?为什么?
③师将1号杯中的水参加,生观察到水面又上升到做记号处。
师:倒入的顺序和第一次实验一样吗?为什么水面又上升到做记号处?谁来解释一下这种现象?
生:最后都是把1、2、3号杯中的水合在一起,所以两次实验的水面一样高。
3、第三次实验
①先把1号倒入,后把3号倒入,表示什么?假设再参加2号,你猜大瓶中的水面会上升到何处?
②师做实验,生观察。
③水面又上升到做记号处,你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4、小结
三次实验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倒入的顺序不同)有什么一样的地方?(水面都上升到一样的高度。)
通过实验,你明白了什么?
5、假设大瓶又足够的大,我们再填第4个杯子,照上面的方法,交换水杯倒入的先后次序,把4杯水倒入大瓶,做几次实验,你能推测出大瓶中的水面的变化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二、经历迁移
上面我们做了有趣的倒水实验,下面我们来看几组有趣的算式。
出示算式:
(12+13)+14○12+(13+14)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