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

格式:ppt   大小:2,069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

上传人:孔乙己 2022/4/2 文件大小:2.0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壳
地幔
外地核(液)
内地核(固)
二、地球外部圈层
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其中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壳
地幔
外地核(液)
内地核(固)
二、地球外部圈层
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其中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大气的组成
作 用
干洁空气
主要成分
N2
生物体的基本组成部分
O2
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物质
次要成分
CO2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保温(吸收红外线)
O3
吸收紫外线,使生物避免杀伤
水汽
成云致雨的条件;保温(吸收红外线)
固体杂质
成云致雨的条件;反射、散射太阳辐射
1 、大气的组成及作用:
大气圈
,对流层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

气温(℃)
高度(千米)
50
12










宇宙火箭 人造卫星
极光
流星
气温垂直分布
积雨云
-100
60
20
-20
-60
,对流层和平流层的气温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大气的垂直分布
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平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我们直接生活在对流层底部,空气中有供我们呼吸的O2,有与人类风、雨、雪等天气变化
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且水汽和尘埃少,天气晴朗少变,能见度好。
,在以下图中的A、B、C、D 四点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其中最迟得到从莫霍界面传来的地震波的地点是
A
、中圆和小圆依
次可代表的地理概念是
、地幔、软流层
、上地幔顶部、地壳
、生物圈、大气圈
、地壳、上地幔
A
右图为“地球圈层结构图”,

A.①为地壳 B.②为岩石圈
C.③为软流层 D.④为下地幔
,正确的有
A.①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B.②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
C.③圈层横波不能穿过
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
C
B
阅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回答
下列问题。
(1)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
B.地球的内能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
C.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
地震波中的横波
D.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
人类产生危害
(2)汶川地震发生时,在太平洋上
A.只测到横波 B.只测到纵波
C.同时测到横、纵波 D.均测量不到
A
B
课堂练****br/>(3)结合上图判断两个不连续面A为________,B为________,地震波通过B界面时,波速变化的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
(4)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C_______,D+E_______,F+G________。
(5)如何推断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物质是固态还是液态?
课堂练****br/>(3)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4)地壳 地幔 地核 (5)由于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三态传播,而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因此可以判断:地壳和地幔属于固态,地核可能为液态。
课堂练****br/>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
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
互制约,形***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
然环境。结合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回
答(1)~(3)题。
(1)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是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2)B圈层是一个
A.不连续、有规则的圈层 B.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C.连续、有规则的圈层 D.不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D
B
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