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静脉输液渗漏的局部处理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1,856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静脉输液渗漏的局部处理课件.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2/4/2 文件大小:1.8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静脉输液渗漏的局部处理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静脉输液渗漏的局部处理
第一页,讲稿共二十一页哦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一种给药途径,若药物外渗于血管周围组织时,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组织损伤。
第二页,讲稿共二十一页哦
主要是药物本身的理化因素和浓度关于静脉输液渗漏的局部处理
第一页,讲稿共二十一页哦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一种给药途径,若药物外渗于血管周围组织时,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组织损伤。
第二页,讲稿共二十一页哦
主要是药物本身的理化因素和浓度过高,包括药物酸碱度、浓度、渗透压;药物对细胞代谢功能的影响。
主要涉及液体、注量、速度、时间、压力及静脉液体针、血管的选择和针头的固定方法及穿刺技术。
第三页,讲稿共二十一页哦
这主要是指输液局部的血管舒缩状态、淋巴循环状况及患儿的全身情况,如穿刺部位血管弯曲、充盈度差等。
主要指工作责任心不强,观察输液外渗的经验不足,不重视临床常用药物渗漏所造成的后果。
第四页,讲稿共二十一页哦
避免选择血运差的部位,如足背、内踝及水肿部位。对血管活性药物和渗透压高、刺激性强的药物及末梢循环差的患儿宜选择相对近端、较粗大的静脉穿刺,如:肘静脉、大隐静脉、头皮正中静脉等。对于需持续维持静脉升压药物治疗休克的患儿,可建立两条较粗的静脉通路,避免同一部位多次长时间输液。
第五页,讲稿共二十一页哦
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减少皮下探测血管的次数,尽可能一针见血,减少对血管的机械刺激和损伤,穿刺成功后要妥善固定针头,避免针头滑脱或刺破血管壁。拔针后要用指腹同时按压皮肤和血管两个穿刺点3分钟,防止血液渗出血管,造成皮下淤血。
第六页,讲稿共二十一页哦
,减小压力 应确定头皮针在血管里之后再输注,速度及压力要适中。熟悉注射药物的药理和毒性作用,采用不同的给药方法,避免外渗、外漏。
第七页,讲稿共二十一页哦
护士对患儿首先要有同情心和责任感,注意保护患儿的每条血管,选择血管要认真仔细,经常巡视输液是否通畅,密切观察病情及输液部位的反应,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必要时与对侧肢体进行比较。
第八页,讲稿共二十一页哦
*** 小剂量多巴***具有收缩血管的作用,静脉壁的营养血管发生痉挛,静脉壁因缺氧、缺血使其通透性进一步增加,导致药物渗漏。
%葡萄糖酸钙 是阳离子高渗性溶液,进入皮下间隙后刺激血管和周围组织引起炎性反应。
%甘露醇 使用4-8次后,由于血管壁增厚,内皮细胞坏死,血管内淤血,引起周围组织炎性水肿。
第九页,讲稿共二十一页哦
在输注过程中对血管有较强刺激性,可导致局部静脉炎及疼痛不适。
输液量多,输注时间长,且婴幼儿难以安静合作,往往会造成液体渗漏。
第十页,讲稿共二十一页哦
常规处理
:主要用于血管收缩剂渗漏造成的缺血性改变。如:肾上腺、***化钙、***化钾等外渗治疗。
:主要用于充血性水肿为主的急性渗漏性损伤,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局部水肿和药物的扩散。如:20%甘露醇、4%碳酸氢钠等渗漏早期。
第十一页,讲稿共二十一页哦
临床上常用硫酸镁作为静脉外渗湿敷药物,主要用于长期静脉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如***化钾、***化钠等药物所致注射部位的静脉壁炎性渗出引起的炎性反应。
采用上述方法处理药物外渗的同时,还可配合采用红外线局部照射及超声波等理疗治疗。
第十二页,讲稿共二十一页哦
新生儿常用药物的外渗处理
%葡萄糖酸钙 需建立两条静脉通路,用药前后均应用3-5ml生理盐水冲管,以避免血药浓度太高或药液滞留于局部血管和周围组织持续受损。渗漏后局部用玻璃质酸酶1支加生理盐水10ml局部做放射状封闭。
第十三页,讲稿共二十一页哦
*** 需建立两条静脉通路2-4h更换,渗漏后可用酚妥拉明湿敷或封闭,也可在渗漏后30分钟内应用50%硫酸镁湿敷与渗漏部位并加用维生素E涂抹,一般在半小时内肿胀减轻。
资料显示加温至370C时溶液中小于25um的微粒数量明显低于常温(19-210C),对血管的损伤大大减小。甘露醇渗漏可采用外敷丁***卡拉或利多卡因。
第十四页,讲稿共二十一页哦
可用山莨胆碱10ug+生理盐水10ml浸湿无菌纱布覆盖肿胀部位,1h更换一次,6-12h肿胀消退。
可用50%硫酸镁或75%酒精外敷,效果明显,出现水泡时,抽出水泡内液体局部涂抹磺***嘧啶银糊剂并予烤灯照射。
第十五页,讲稿共二十一页哦
中西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