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十七单元化痰止咳平喘药第一节概述
配伍方法
使用本类药物,除根据病证的不同,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化痰药及止咳平喘药外,还 应根据痰证和咳喘的不同病因和病性进行配伍,以治病求本,标本兼顾。如外感所致者,当 配解表散邪药;火热而致者,应配第十七单元化痰止咳平喘药第一节概述
配伍方法
使用本类药物,除根据病证的不同,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化痰药及止咳平喘药外,还 应根据痰证和咳喘的不同病因和病性进行配伍,以治病求本,标本兼顾。如外感所致者,当 配解表散邪药;火热而致者,应配清热泻火药;
使用注意
某些有温燥之性强烈的刺激性化痰药,凡痰中带血等有出血倾向者,宜慎用;麻疹初起 有表邪之咳嗽,不宜单投止咳药。
第二节温化寒痰药
半夏
■性味:辛,温。有毒。
■燥湿化痰:特点:性温燥,为治湿痰之要药。用于湿痰咳嗽。
■降逆止呕:特点:味苦,降逆和胃,为止呕要药。用于多种呕吐,主治寒饮呕吐。
■消痞散结:心下痞,结胸证,梅核气,瘦瘤痰核,痈疽发背等。
■外用能消肿止痛:治痿瘤、痰核,常配海藻、昆布等;治痈疽肿毒,毒蛇咬伤,常 以生品研末调敷。
■注意:炮制品(法半夏长于化湿和胃,清半夏长于燥湿化痰,姜半夏长于和胃降逆,半夏曲长于和胃消食),反乌头类药,
半夏曲长于和胃消食),反乌头类药,
半夏曲长于和胃消食),反乌头类药,
阴虚者慎用,孕妇忌用。
天南星
■性味:苦、辛,温。有毒。
■燥湿化痰:特点:性温而燥,
有较强的燥湿化痰之功。
■祛风解痉:特点:善祛风痰。
用于痰饮眩晕、半身不遂、破伤风等。
■消肿止痛:
痈疽痰核。
■用法用量:
水煎服,3〜10g,
多制用O
禹白附■燥湿化痰,
■燥湿化痰,
■燥湿化痰,
袪风痰。
■息风止痉止痛:用于风痰阻于经络之口眼歪斜,风湿痹痛。
■解毒散结:毒蛇咬伤等。
■关白附为毛蔑科植物,较少应用。
白芥子
■温肺化痰利气:特点:辛散利气豁痰,性温而化寒痰。应用:寒痰喘咳。可除关节、 经络之痰,应用:痰滞经络,肩背肢体疼痛麻痹之痹证。
■散结消肿:特点:搜剔内外痰结。应用:痰湿流注,阴疽肿毒。
旋覆花
■降气化痰行水:寒痰咳喘。
■降逆止呕:胃气上逆之呕吐、呃逆暧气等。
■包煎。
白前
功效:降气化痰。
第三节 清化热痰药
川贝母
■性味:苦、甘,微寒。
■消热化痰,润肺止咳:;。
■散结消肿:;2,热毒壅结之乳痈,肺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3〜10g;研末服l~2g
■反乌头。
浙贝母
■性味:苦,寒。
■清热化痰:痰热咳嗽。
■散结消痛:、痰核;。
■反乌头。
瓜袤
■清热化痰:特点:稀释痰液。用于热痰咳嗽、燥痰咳嗽等。
■宽胸散结:胸痹。配涯白;肺痈、肠痈。
■润肠通便:肠燥便秘。
■相比较而言,瓜萎皮长于清热化痰,利气宽胸散结;而瓜要仁则长于润肺化痰,润 肠通便。反乌头。
竹茹
■清热化痰:用于热痰咳嗽。
■除烦止呕:用于胃热呕吐、痰热失眠、心烦不宁等。
■凉血止血:吐血、岫血、崩漏。
■生用清化痰热;姜汁炙用止呕。
天竺黄
■清热化痰,清心定惊:用治热病或痰热而致的惊风,癫痫,中风昏迷,喉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