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中语文《劝学》教案3 必修3.doc

格式:doc   大小:97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中语文《劝学》教案3 必修3.doc

上传人:ranfand 2017/1/12 文件大小:9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中语文《劝学》教案3 必修3.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中语文《劝学》教案 3 苏教版必修 3 备课时间 2013 年8月 31日上课时间第周周月日班级节次课题总课时数第节教学目标 1. 积累“劝、就、参、知、绝、致、假、锲、跬、可以、而、焉、者”等文言常用实词和虚词; 熟记“有(又)、暴(曝)、生(性)、知(智)”等通假字; 掌握几个重要的文言句式, 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 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明如何恰切地运用喻证法和对比法来阐述事理。 3. 了解荀子的学说,充分认识终生学****对修身立德、提升人生境界的重要意义。教学重难点 1. 文言词语的积累,课文的默写、背诵。 2. 比喻论证方法的运用要点和作用的理解。 3. 比喻中隐含的事理的理解以及连用多个不同的比喻内容又各有侧重的写法的领悟。教学参考《必修一语文课本》《语文教学参考书》《鼎尖教案》授课方法自主探究,合作研讨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专用教室教学教学二次备课. 过程设计第三课时一、诵读课文指名学生分节朗读课文,读(听)准字音。二、点出文中文言句式 1 .判断句( 1)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用“也”表示判断) (2) 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用“者”“也”表示判断) (3) 虽有槁暴, 不复挺者, 鞣使之然也(用“者”“也”表示判断) 2 .省略句(1) 輮(之)以(之) 为轮( 分别省动词、介词的宾语“之”) (2) 假(于) 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省介词“于”) 3. 倒装句(1) 青, 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于蓝取之、于蓝青,介宾后置) (2)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乎己参省,介宾后置) (3) 善假于物也( 于物假,介宾后置) (4)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利之爪牙、强之筋骨,定语后置) 四、重点语句翻译 , 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冰, 水为之, 而寒于水。 2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3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 学生分节朗读课文,注意断句、字音。 2. 分析文中特殊句式,并识记。 3 、学生读原句,试着翻译,翻译重点词,重点句。教学教学二次备课. 过程设计 5. 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或师焉, 或不焉,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6. 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 7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8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四、问题探究【问题探讨一】《劝学》是古代的论说文, 作者为了阐明自己的主张, 用了比喻、对比等论证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运用这些论证方法的好处。【答案要点】《劝学》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设喻, 手法丰富多样。如说明“学不可以已”的道理, 接连用“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等为喻;为说明“善假于物也”的道理,连用“跂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