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人格心理学目标
第1页,共2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严敏 《动机的目标理论》
黄朝莉 《目标设置理论研究综述》
刘莎 《目标内容效应及其心理机制》
齐爽 《无意识目标_激活与追求》
孙艺涵 《个人奋斗及其相关研究》
翁文人格心理学目标
第1页,共2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严敏 《动机的目标理论》
黄朝莉 《目标设置理论研究综述》
刘莎 《目标内容效应及其心理机制》
齐爽 《无意识目标_激活与追求》
孙艺涵 《个人奋斗及其相关研究》
翁文君 《自主_受控动机效应及应用》
哈连祯 《大学生个人奋斗_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 的关系》
第2页,共2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Outline
第3页,共2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动机的目标理论所关注的是目的性的、目标指向的行为,认为个体的行为是围绕着目标追求而组织起来的,人是一个组织化的目标系统。
第4页,共2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McDougall(1930) ——我们预见到某件事情的可能性时,便渴望见到这种可能性得以实现,并采取与我们的愿望相一致的行为,以将导致所预见的和所渴望的事件出现的方式来引导事件的过程。
Tolman(1932)—— 个体的行为不是简单的S-R积累,认知和目的对行为的模式化起着重要作用。行为目标具有层次结构,这些目标与奖励或者价值相联,也与成功可能性相关。
第5页,共2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第6页,共2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目标的一般规律研究法的程序:
(表格中的目标由研究者预先列出),让他们根据事先拟好的维度(如重要性、相关性)评价这些目标;
;
。
第7页,共2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五种目标类型:
第8页,共2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存在的缺点:
;
第9页,共2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目标的特殊规律研究法:
第10页,共2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当前关注点——
指的是一种假定的动机状态,使个体的感受和经验围绕着追求某一目标而组织起来,一旦这种假想动机状态被激活,它会引导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第11页,共2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相关实验研究:
Young(1988)—当被试在完成查字典任务时,如果左边电脑屏幕上悄悄呈现出当前关注点相关的词,被试的活动就会受到干扰
Klinger(1989)—在回忆实验中,与当前关注点相关的词更容易被回忆起来。
第12页,共2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个人计划——
意欲实现个人目标的一系列相关活动。个人计划是人们思考、运筹和从事的事情,是通向目标的路线和路径。()
第13页,共2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
(Little&)
第14页,共2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生活任务——
人们当前致力于解决的问题和一个特定生活时期个体投入精力面对的一系列任务。
()
生活认为提出使个体每天的活动具有了组织性,由此可以用问题中心的方法调和人格心理学中的情境中心和社会学中的以人为中心两种不同取向,打破彼此间的相互对立。
()
第15页,共2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学业领域:
·乐观者策略:相对低的焦虑和相对高的成功期望
·防卫性悲观者策略:相对高的焦虑和相对低的成功期望
■社会领域:
·高社会强制:个人在社会行为上是倾向于他人导向的、焦虑的
·低社会强制:在社会行为的表现更独立、更积极主动
第16页,共2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个人奋斗——
描述具有重复性和个体特征的目标努力行为,个体希望在不同情景下实现的目标的典型类型,即带有个性化和追求目标的一贯模式。
()
第17页,共2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Emmons主要探讨了个人奋斗与主观幸福感以及冲突矛盾之间的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