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哈姆雷特.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哈姆雷特.doc

上传人:zxwziyou8 2022/4/2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哈姆雷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问题——
有众多评家把哈姆雷特迟迟下不了决心为父雪仇归咎于他的天性的软弱、忧郁或所谓的“恋母情结”,而这些最终成为酿成他个人悲剧的主要因素?这样的观点在何种程度上削弱了这部作品的思想性?
悲剧的结束
高源20113404
2011级问题——
有众多评家把哈姆雷特迟迟下不了决心为父雪仇归咎于他的天性的软弱、忧郁或所谓的“恋母情结”,而这些最终成为酿成他个人悲剧的主要因素?这样的观点在何种程度上削弱了这部作品的思想性?
悲剧的结束
高源20113404
2011级数学与统计学院统计学02班
摘要
“人们往往用至诚的外表和虔敬的行动,掩饰一颗魔鬼般的内心”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作为莎士比亚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有着极高的文学与思想价值。它所体现的不仅仅是关于哈姆雷特的个人悲剧历程,同时具有许多文学作品的共同特点,以小见大,以一个人物为社会、时代的缩影,通过艺术手法来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立场。剧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剖具争议的人物,“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基于自身的思想、知识、阅历都会对哈姆雷特有着不同的解读。
恋母情结
哈姆雷特的恋母情结一方面可以从他得知母亲改嫁后抑郁的心情看出,因为他的母亲在哈父去世两个月之后就和叔父结婚,给哈姆雷特造成了心灵上的阴影,他对母亲的做法极其不满,完全改变了他一直以来对于母亲的神圣、高尚的印象。母亲与他思想中所设定的贞洁、善良、真诚的形象大相径庭,母亲成为了“迫不及待地钻进***的衾被”、“生活在汗臭垢腻的眠床上,让***邪熏没的心窍,在污秽的猪圈里调情弄爱”的人,与他的幻想所背离,正是这种不满、缺失,让他对于母亲既是依恋又是无奈,在一定程度上使他的内心变得软弱无助。
忧郁、软弱
哈姆雷特是威登堡大学的学生,求学时聪明机智、乐观开朗、积极向上,拥有一个革新者、引领着所具有的思想基础,而非一个生活在旧式宗教城堡的王子所应该具备的思想。但是,忧郁年纪轻轻就经历了家中复杂多变的变故,父亲的离奇离世,母亲***式的改嫁,在如此之短时间内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给他的精神造成了不容小觑的伤害。在第一幕、第二场中,哈姆雷特对母亲说道:
“好妈妈,我黑黑的外套、礼俗上规定的丧父、勉强吐出来的叹气、像滚滚江流一样的眼泪、悲苦沮丧的脸色以及一切仪式、外表和悲伤的流露,都不能表示我真实的情绪。”这样子的哈姆雷特的形象并非对于人物负面的设定,而是更加真实地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人物,而不是一个类似于神话之中的诸神一样的角色,是一个和我们一样遭受挫折会受到打击,会沉沦,会难过的鲜活的人。这样的性格特色的确阻滞了他为父报仇的进度,注定他要想完成复仇就必须经历一系列的心灵上的斗争。
社会背景
哈姆雷特本性以及受到一系列伤害之后所存在的性格的软弱只是他迟迟下不了决心为父雪仇的一个原因,因为如果单单把这看成一个一个人的复仇故事,那就不会流传这么几百年了。若按照有些评论家的观点“哈姆雷特迟迟下不了决心为父雪仇归咎于他的天性的软弱、忧郁或所谓的“恋母情结”,而这些最终成为酿成他个人悲剧的主要因素”,那就会使我们片面理解作品,忽略其现实意义与作者的本意。每一部深入人心的作品往往不只是以其故事情节打动人心,而更是以其时代意义,至于人的思想上的冲击更为久远,是当时时代、当时社会的缩影,是一部文字艺术化的历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