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PE 患者,如未发生低血压且出血危险低,建议全身性溶栓 治疗,优于不给予全身性溶栓(2C级)。
备注:无低血压的PE患者,如症状严重或存在明显的心肺功能障碍,应密切监测病情是否加重。
发生低血
PE 患者,如未发生低血压且出血危险低,建议全身性溶栓 治疗,优于不给予全身性溶栓(2C级)。
备注:无低血压的PE患者,如症状严重或存在明显的心肺功能障碍,应密切监测病情是否加重。
发生低血压,表明有溶栓治疗的适应证。对于初始仅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如心肺功能恶化(如症状、生命体征、组织灌注、气体交换、心脏标志物),但尚未发生低血压,风险获益评估时倾向于溶栓治疗。
,建议通过外周静脉给予溶栓治疗,优于导管直接溶栓(CDT)(2C级)。
备注:对于全身溶栓治疗出血风险较高的患者,如果有实施 CDT 的专业人员和所需资源,很可能选择 CDT 而非全身溶栓治疗。
PE 患者,如果(i)出血风险高,(ii)全身溶栓失败,或(iii)可能在全身溶栓 治疗起效前(如数小时内)因休克导致死亡,在有相应的专业人员和资源时,建议导管辅助血栓清除,优于不进行上述干预(2C 级)。
备注:导管辅助血栓清除指的是机械干预,伴或不伴导管直接溶栓。
(CTEPH)
26. 对于由经验丰富的血栓动脉内膜切除治疗团队确定的 CTEPH 患者,建议进行血栓动脉内膜切除术,优于不进行肺血栓动脉内膜切除术(2C级)。
备注:CTEPH 患者应该由肺动脉高压专业治疗团队进行评价。肺血栓动脉内膜切除术往往可以 拯救生命。不适合接受肺血栓动脉内膜切除术的 CTEPH 患者可能受益于降低肺动脉压的机械和药物 干预措施。
27. 急性上肢深静脉血栓,累及腋静脉或更近端静脉时,建议单纯抗凝治疗,优于溶栓(2C级)。
备注:(i)最有可能从溶栓治疗中获益的患者、(ii)有机会接受 CDT、(iii)注重预防 PTS、(iv)不在意溶栓治疗初始复杂性、成本以及出血风险的患者很可能会选择溶栓治疗而不是单纯抗凝治疗。
,建议其抗凝强度和抗凝治疗持续时间与未接受溶栓治疗者相同(1B级)。
29. 对于接受维生素K拮抗剂(达到治疗范围)或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或依度沙班(患者依从性好)治疗期间 VTE 复发的患者,建议至少暂时换用低分子肝素治疗(2C 级)。
备注:接受治疗剂量抗凝治疗期间,静脉血栓栓塞症复发不常见,提示要进行以下评估:(1)重新评估是否确实是 VTE 复发; (2)评价抗凝治疗的依从性; (3)考虑潜在的恶性肿瘤。暂时换用低分子肝素通常至少持续1个月。
(假定患者依从性好),建议增加低分子肝素的剂量约1/4到 1/3(2C级)。
备注:接受治疗剂量抗凝治疗期间,静脉血栓栓塞症复发不常见,提示要进行以下评估:(1)重新评估是否确实是VTE复发; (2)评价抗凝治疗的依从性;(3)考虑潜在的恶性肿瘤。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