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22—2022学年
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调研报告(论文〕
题目:产品包装简易环保调查
学生姓名:程令
学 号:202209030424
料主要有聚乙烯、聚丙烯、聚酯、聚酰胺等高分子材料。这些包装材料因本身分子结构和成型工艺及所加助剂不同而表现出较大差异。因此,对于食品厂家来说选择一种适合自己产品的包装材料尤为重要,否那么就会出现食品平安问题。例如,因材料阻隔性差,就会缩短液态奶的保质期甚至段时间内引起变质等,而对于保鲜膜来说如果没有适量的的透气量又无法保证蔬菜的新鲜。PVC保鲜膜本身对人体的潜在危害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PVC保鲜膜中氯乙烯单体残留量超标,二是PVC保鲜膜加工过程中使用DEHA增塑剂,遇上油脂或加热时,DEHA容易释放出来,随食物进入人体后有害健康。 双酚A是一种普遍应用在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的化学物质,在锡罐内涂层和粘合剂中也在使用。塑料食品包装中的双酚A在加热后可融人食品,它具有类雌激素的功
能。前不久美国研究人员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双酚A可能会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研究人员给怀孕小鼠喂了微量的双酚A,该剂量相当于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剂量。他们发现出生后的小鼠在3O天时(青春期)乳腺细胞数量和乳腺末端芽组织密度大幅增高,而这些
变化是人或动物发生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2、印刷油墨 食品包装膜对油墨的要求除了具有一般的和基材结合力、耐磨性外,还要能够耐杀菌和水煮处理要求,及耐冻性、耐热性等以保证在运输、存储过程中不会发生油墨脱落、凝结等现象。意大利有关部门在抽样检测后发现雀巢婴儿牛奶中存在微量感光化学物质——异丙基碗杂葸酮。这种物质本来存在于婴儿牛奶包装盒的印刷油墨中,可能是微量的油墨渗透到婴儿牛奶中。国内也曾出现过印刷油墨污染食品的事件.2022年甘肃某食品厂发现生产的薯片有股很浓的怪味,厂方立即把已经批发到市场的600多箱产品全部收回。经过兰州大学化学实验室的检测,认为怪味来自食品包装印刷油墨里的苯,其含量约是国家允许量的3倍。苯的残留量如果超标,有可能引起癌症和血液系统疾病。 目前大多数油墨本身含苯,只能用含有甲苯的混合溶剂来进行稀释,如果企业在生产食品包装时使用了纯度较低的廉价甲苯,那么苯残留的问题会更加严重。问题在于相关标准对食品包装材料的苯含量虽然作了限量规定,但是,限量控制对企业来说艰难做到。原因在于,苯的检测费用颇高,一个包装检测就要花1,000多元。
3、印刷辅料 食品包装印刷污染已经成为食品二次污染主要原因之一。一直以来被公认为是致癌物质的苯类,目前主要用于复合包装材料粘合荆和塑料印刷油墨的溶剂。由于在印刷过程中苯类溶剂挥发不完全,有可能造成苯类物质在包装材料中残留。在食品包装过程中,苯类物质渗透到食品中,从而造成对食品的污染。 据统计,2022年,我国规模化厂家生产的食品及药品包装用塑料油墨中,其中用于BOPP膜印刷的氯化聚丙烯油墨的含量占到6o2,6以上,而该体系的油墨溶剂和稀释溶剂中,苯类溶剂的含量一般占到5o%左右,不但危害人类身体健康,而且影响到我国食品包装业,甚至整个食品工业的健康开展。苯类溶剂的毒性较大,被美国FDA列入可致癌化学品中,此类溶剂如果渗入皮肤或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