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一、实验目的: 1 、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与前面的知识:显微镜的使用联系) 2 、观察不同浓度的溶液对细胞吸水失水的影响,掌握此种方法的具体应用。 3 、通过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明确渗透系统的组成以及具体应用。二、实验原理: 1 、成熟的植物细胞放到一定浓度的溶液中构成一个渗透系统。当细胞大量失水时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伸缩程度不同,导致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分离。 2 、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根据扩散作用原理,水分会由细胞液中渗出到外界溶液中,通过渗透作用失水;由于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的伸缩性不同,细胞壁伸缩性较小,而原生质层性较大, 从而使二者分开; 反之, 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则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分离后的质和壁又复原。三、实验材料: 紫色特别深的洋葱外表皮、质量浓度为 的蔗糖溶液、清水四、实验用具: 显微镜、镊子、刀片、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吸水纸五、方法步骤: 1 、用刀片在洋葱鳞片叶的外表面划一个小方块,用镊子撕取这一小块洋葱表皮,在洋葱的外表皮上, 用刀片划一些方块, 用镊子轻轻撕取一小块( 撕取的仅仅是外表皮, 不要撕得太厚,仍然作为一个问题留给学生) 。在取标本时,可以将洋葱的内表皮朝外,外表皮朝里进行对折,不要太用力,然后取其外表皮作为材料,将它平展地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清水滴中, 并盖上盖玻片。 2 、用低倍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中紫色的中央液泡大小,以及原生质层的位置。 3 、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 的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洋葱表皮细胞就侵润在蔗糖溶液中。注意重复 3-4 次。 4 、再用低倍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中紫色的中央液泡大小,以及原生质层的位置。 5 、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清水,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洋葱表皮细胞就侵润在清水中。 6 、还用低倍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中紫色的中央液泡大小,以及原生质层的位置。六、实验结论: 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 水分会由细胞液中渗出到外界溶液中, 通过渗透作用失水; 由于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的伸缩性不同, 细胞壁伸缩性较小, 而原生质层性较大, 从而使二者分开; 反之, 当外界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时, 则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 分离后的质和细胞壁又复原。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一、实验原理: 1 、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散布于细胞质中,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 2 、线粒体普遍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健那绿染液能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通过染色, 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处于生活状态的线粒体的形态有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等。二、实验材料: 新鲜的藓类的叶、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新配制的质量分数为 1% 的健那绿染液(将 健那绿溶解于 50mL 生理盐水中, 加温到 30-40 摄氏度, 使其充分溶解) 三、实验用具: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消毒牙签四、方法步骤: 1 、观察叶绿体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高倍镜下观察。 2 、观察线粒体染色→制片→低倍镜下找到口腔上皮细胞→高倍镜下观察。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一、实验目的: 1 、初步学会探索影响酶活性条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