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走近最理想的教育》学习讨论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强化师德,提升学校管理方式、教师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校教学管理制度质量,根据高新区教育办公室开展《走近最理想的教育》学习讨论活动要求,我校决定在全体教职工中深入开展《走近最理想的教育》学习讨论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走近最理想的教育》学习讨论活动为载体,以办人民满意的品牌教育为目标,进一步增强全体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认同感、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提升学校管理方式、教育方式、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树立教育理想,振奋精神,坚定信念,弘扬正气,创先争优,努力开创学校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学校成立“《走近最理想的教育》学习讨论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张西顺
成员:陶玉萍  冯学贵  刘峰云  李 勇
负责整个活动的组织、协(转载自亿库网此标记。)调、检查与评价工作。
三、活动内容
学习讨论活动从2011年4月开始,至12月结束,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学习阶段(4月—5月)。重点解决教育理念再提升问题和认识再提高问题
(一)宣传发动。召开《走近最理想的教育》学习讨论活动动员大会,动员部署学习讨论活动,具体安排学习讨论活动步骤、措施。
(二)组织学习。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认真、深入学习《走近最理想的教育》。同时系统地组织学习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教育政策及专著。学习要采取理论实践、感悟体验的案例学习,理清思路、提升境界的专题学习,拓宽视野、丰富思想的开放学习,相互协作、收获成长的合作学习,总结反思、升华实践的研究学习等多种形式、多种方式,领会精神实质,提升教育理想,坚定教育信念。建立专项笔记,撰写心得,说理想、谈体会、写感受。阶段末期适时组织学展评,心得体会范文范文、随笔评选。
(三)专家引领。组织老师观看《走近最理想的教育》的作者朱永新教授和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同志专题报告会视频录像。
(四)典型培植。培植一批典型教师。组织学习经(转载自亿库网亿库网收集整理。)验交流活动,促进共同提高。
第二阶段:讨论反思阶段(6月—8月)。重点解决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的认同感、责任感、使命感、自豪感和对教育的理想信念问题
(一)组织“我心中最理想的教育”综合论坛
。落实“全面建设规范学校、全面落实课程方案、全面培养成功学生”和“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展开讨论,形成素质教育就是当前最理想的教育的理念,全面扎实地推进素质教育。同时要认真反思目前本单位实施素质教育的现状,剖析阻碍推进素质教育的思想意识、管理机制、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原因,从而建立素质教育长效机制。
。立足于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工程合同合同、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教学质量提高工程、学生关爱工程等一系列专项工程的实施,认真分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反思工作措施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大改进力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认真分析教育和谐发展过程中(转载自亿库网此标记。)存在的问题,树立目标,强化措施,解决校园安全、周边环境治理、矛盾纠纷等问题,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构建和谐教育。
。重点解决教职工中存在的坐而论道、华而不实、推诿扯皮、不思进取等问题,科学化解师德建设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突出抓好政风行风和思想作风建设。推进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治校、廉洁从教、文明施教。
。按照高新区“二次创业,跨越发展”的总体要求,站在学校大发展的高度,反思如何提高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效率和工作水平,增强执行力,强化落实力,形成真抓实干、说干就干、干就干好的务实之风。争先进位,创品牌教育。
(二)组织系列论坛
“理想的管理”论坛。围绕什么样的学校才是有特色的学校、有品味的学校、最理想的学校展开讨论,着力破解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过程中的障碍和难题,转变管理方式,促进学校科学管理、精细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益和办学水平。
“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