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4
文档名称: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65.ppt

格式:ppt   大小:1,535KB   页数:5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65.ppt

上传人:娇姐 2022/4/4 文件大小:1.5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65.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FLP) 4+2℃ 24小时内输注
(FFP) -20℃以下保存, 一年
(FP) -20℃以下保存, 四年
-20℃以下保存, 要选用较细的针头。
二、血液加温
取回的血液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储血。血液在室温停留的时间不宜超过30min。冷藏血(4℃)在室温输血过程中,温度将逐步提高,进入静脉时,可以达到15℃~25℃。一般输血速度下(5~10ml/min),输入1000~2000ml冷藏血对病人体温没有重要影响。大量快速输血时,对血液要加温,同时加温输血的肢体,对病人适当保温。如:输血量超过2000ml,输血速度大于50ml/min,新生儿溶血症换血,病人体内存在强冷凝集素。加温血液必须有专人操作并严密观察,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有:
(1)将血袋置于35℃~37℃水浴箱中,轻轻摇动血袋,不断测试水温,15min左右取出。
(2)加温的血液控制在32℃,水温不得超过37℃,以免造成红细胞破坏引起急性溶血反应。
(3)加温过的血液应尽快输入,不得再次放入冷藏箱保存。
(4)有条件的可以使用血液专用加温器。
三、输血速度
一般情况下,输血速度是5~10ml/min。输血要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开始较慢,约2ml/min,严密观察病情变化,15min后适当加快速度。年老体弱、婴幼儿、肺功能障碍者,输血速度要慢,约为1-2ml/min,急性大量失血需快速输血时,速度可达到50~100ml/min。加压输血能够提高输血的速度,可以用血压计的袖带围绕血袋,打气使袖带充胀加压,也可以把血袋卷起来用手挤压,但血袋内的空气必须很少,有条件的还可以采用专用的加压输血器。
不论在什么情况下,1袋血应在4h内输完。如室温较高,可以适当加快。
四、滤器
目前临床常用的过滤器是一种安装于输血器漏斗内的筛网式滤网,其孔径为170~200um,过滤面积为24~34cm2,可以滤除血液和血液制品中可能存在的聚集的血小板、白细胞和纤维蛋白,但不能滤过血液中的微聚体。
为预防已经产生白细胞,血小板抗体的病人发生输血反应,输注滤除白细胞的血液,%× 106个,可以明显减少发热性输血反应。
五、和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
除了生理盐水以外,血液中不能加入任何药物,其原因是;①药物加入血液后,可能因此改变血液的pH、离子浓度和渗透压而使血液中的成分变性,甚至出现溶血,药物本身也可能出现化学变化;②药物加入会掩盖输血反应的表现,特别是溶血反应;⑧加入药物使血袋变为开放式,增加了污染机会;④输血的速度有一定限制,药物不能迅速达到有效的浓度,影响治疗效果 .
六、输血过程观察
输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情况,如针头移位、针座与接管松脱,也可以出现输血反应,严重时甚至可以危及生命,尤其在输血刚刚开始的15min之内,因此在输血的全过程护士都要留在病人身边严密观察。常见的输血反应有发热反应、过敏反应、细菌污染反应以及溶血反应。这些反应的表现多为发热寒战、支气管痉挛、心悸、烦躁不安、大汗、恶心呕吐等,反应的发生机理和治疗在此不再涉及。
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①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
②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七、输血心理护理
(1)初次接受输血的病人,可能会有一些局限、片面的认识,即使经常接受输血的病人,也可能因输血反应而产生一些心理影响,护士应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预防,使病人保持平稳、安定的情绪,有利于安全输血。
(2)对精神高度紧张的病人,在输血前和输血过程中,护士应与其主动交谈,勤巡视,多观察,满足其心理需要,解除顾虑。
(3)注意无言的心理护理的作用和影响。护士的工作态度和蔼耐心,操作认真熟练,一针见血,固定可靠,主动巡视,使病人从点滴护理行为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中,建立起信任感与安全感。
八、输血后的工作
认真检查静脉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或渗血现象并做相应处理,若有输血反应,要记录反应情况,并将原袋余血妥善保管,直至查明原因。将输血的有关检验单尤其是交叉配血单及输血同意书,放入病历永久保存。
输血不良反应和意外的测报
一、测报的意义
输血不良反应和意外的测报是一个连续的规范化的数据收集和分析系统,贯穿了采供血的全过程。通过统计经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率,及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