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良渚玉器文献综述(共3页).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良渚玉器文献综述(共3页).doc

上传人:glfsnxh 2022/4/4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良渚玉器文献综述(共3页).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专心---专注---专业
专心---专注---专业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专心---专注---专业
良渚文化的玉器
11外汉1班 汪甜甜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专心---专注---专业
专心---专注---专业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专心---专注---专业
良渚文化的玉器
11外汉1班 汪甜甜
1936年,施昕更先生在良渚镇附近首次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以后,同类的遗址在环太湖流域普遍发现。1956年,夏鼐先生根据考古学文化命名的原则正式提出“良渚文化”的考古学命名。这之后,不少学者将其与各个文化进行了比较,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的王铁中学者在《文博》2008年第1期上发表了《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若干问题的探讨》一文,将河姆渡与良渚文化进行比较。另外还有韩国中央大学的学者金仁喜在《民俗研究》2010年第4期发表了《韩国神杆的起源和特征——与中国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中的神杆纹样的比较》,将大汶口文化与良渚文化进行了比较。
但是学者们最热衷的始终是将良渚文化与红山文化进行比较,尤其是在玉器方面。
早在1988年南京博物院的殷志强先生就曾在《北方文物》第1期发表了《洪山、良渚文化玉器的比较研究》的论文。他直接而明了地告诉我们之所以将红山与良渚相提并论是因为“如果从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缘故先民用玉算起,到红山、良渚文化广泛的琢玉用玉,已经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不过,这期间琢玉是从属于制玉的,玉石没有分家。历史进到红山、良渚文化阶段,我国的琢玉工艺实现了一次飞跃,成为史前时期独立的重要的生产部门。琢玉技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殷志强,《洪山、良渚文化玉器的比较研究》,出自《北方文物》1988年01期
”。同时,殷志强先生还从大体上指出红山玉器与良渚玉器的特点是前者更为精巧灵气,余江能熟练地运用玉材,把握住器物的造型特点,将器物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而良渚古玉则更显得深沉严谨,它的线刻技艺达到了后世望尘莫及的地步。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专心---专注---专业
专心---专注---专业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专心---专注---专业
2003年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的王炜博士也在《北方文物》第3期上发表了《红山文化与良渚文化玉器的比较研究》。他分别从地理分布、玉材、玉器的种类、玉器的构成、纹饰、玉器的制作与加工艺术、玉器的风格、玉器出土的遗迹单位、出土玉器的地点在文化分部范围内的分部等九个方面对于红山玉器和良渚玉器进行了详尽的区别和比较。
那么良渚玉器究竟有着什么样的魅力能够吸引一批又一批的学者对其进行痴迷的研究与探讨呢?
1986年,王巍老先生在当年《考古》第11期中发表了《良渚文化玉琮刍议》采用器物形态学的方法,对良渚文化玉琮的形式划分、年代序列和发展过程进行探讨,并对其起源、用途等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可以说当时对于良渚文化的研究仍处于比较早的阶段,王巍老先生也只是进行了比较简单的概括。
其后,南京师范大学文博系的学者周炜在《东南文化》2001年11期中发表了《良渚文化玉琮名和形的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