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ltawn 2022/4/4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5。古诗两首
题西林壁
教学目的
知识和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2、理解诗句的意思。
3、体会诗中所包含的深化哲理。
二、过程和方法
1、反复诵读,抓字眼,明大意,悟诗情.
2、通过评故事,悟5。古诗两首
题西林壁
教学目的
知识和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2、理解诗句的意思。
3、体会诗中所包含的深化哲理。
二、过程和方法
1、反复诵读,抓字眼,明大意,悟诗情.
2、通过评故事,悟哲理,并联络生活获得启示。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热爱古诗文。
2、学会全面地对待问题.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
教学难点
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诗人,解诗题.
1、自编诗导入.
2、揭题。
3、简介苏轼,解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古诗,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同桌互读,互相指正。
3、指名读。
4、范读,想一想,这首诗是写什么?
三、抓字眼,明大意。
1、学****第一部分.
(1)齐读一、二句.
(2)板画理解“岭”、“峰”。
(3)作者还从哪些角度来观看庐山的呢?
(4)出示课件。
2、学****第二部分。
(1)、自读诗。
(2)、完成填空.
A 、       ,是因为        .
B、因为        ,所以         。
C、之所以        ,是因为          .
(学生自主选择其中的一种句式来说)
3、理解“缘”,并指导书写。
四、会意境,悟诗情。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读读这首诗。(采用多种形式读,重在指导)
五、评故事,悟哲理。
1、看《盲人摸象》课件.
2、评故事、悟哲理。
3、联络生活实际悟哲理。
六、拓展延伸,积累古诗。
1、欣赏有关庐山的诗。
2、课后搜集一些有关庐山的诗或苏轼写的诗。
3、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板书设计
题 西 林 壁
(宋)苏轼
横                 岭
 峰     侧
远近
各不同
上下
全面地   客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