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桃园三结义的读书笔记.docx

格式:docx   大小:4,791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桃园三结义的读书笔记.docx

上传人:Alone-丁丁 2022/4/4 文件大小:4.6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桃园三结义的读书笔记.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桃园三结义的读书笔记
是诸葛亮。熟知 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借东风,草船借箭,三
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
这样说到:“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不无道理。周末七国分争,
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书中还有上百个人物、无数的军事谋略,
加上作者本身借着历史人物,来阐述忠、教、仁、义、爱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它写的庸
主献帝、刘禅,无能之辈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刘璋,气量狭隘的周瑜,长厚的鲁肃,
勇者张飞、许楮、典韦,下至因行间而贻笑千古的蒋干,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
深的教育。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下印
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
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而约好一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
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三
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
兔马”,又读过《春秋》,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他的所做
所为值得我们学****br/> 封建统治时期需要忠臣,需要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诸
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借东风,草船借箭,
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
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为这种人应该相貌非凡,可书中描绘的却十分简单:
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他的所做所为给后人很深的印象。 现说曹操。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可能是因为他的儿子篡了汉。他说刘备
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这使
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
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
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这也与曹操形成
了鲜明的对比。曹操还是个实干家,曾经行刺董卓,矫诏聚诸侯讨伐董卓。这些使我感到了
曹操的伟大之处。
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以上几人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他们很值得
我学****三国演义读书笔记300〕随文赠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况】篇四:三国演义读书笔记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作者
罗贯中(约1330-约1400),汉族,名本,字贯中,
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罗贯中的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
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
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代表作《三国演义》等主题概括 好词
《三国演义》以三国争雄为题材, 其所展示的帝王将相都是历史上真实的英雄。而作者将他们的性格和功业夸张再现,把他们刻画成非现实的超人。 从儒家政治道德观出发,
《三国演义》蕴涵着千百年来人民对明君贤臣的寄托。 但历史发展进程恰恰与理想背道而驰—— 暴
政能战胜了仁政,奸邪压倒了忠义, 全知全能的诸葛亮也无力回天。在三国风云变幻中,作者通过对历史进程的描写来解析英雄人物的才能和道德,揭示主体道德和历史进程的背离,使英雄形象蕴涵了浓重的悲剧性质。 《三国演义》之所以具有恒久的艺术魅力和文化震撼力, 主要是因为它以悲剧的形式表现了历史与道德的冲突, 将中国人心底的渴求、困惑、悲怆和抗争等表现了出来。 1东汉末年 2民生凋敝 3兵荒马乱 4群雄竞起。5枭雄曹操 6首屈一指 7龙骧虎步
8踌躇满志。9唯才是举10远见卓识11济济多士12如虎添翼。 13发号施令14假传圣旨15身经百战16出生入死。 17青梅煮酒18旁敲侧击19梦中***20狐性多疑。 21望梅止渴22略施小计23割发代首24工于心计。 25对酒当歌26横槊赋诗27才兼文武28独步一时。 29老骥伏枥30志在千里31烈士暮年32壮心不已。
33诸葛孔明34惊才风逸35上知天文36下知地理。 37宁静致远38淡泊明志39用行舍藏40韬晦待时。 41三顾茅庐42精诚所至43知遇之恩44投桃报李。 45隆中对策46审时度势47指点江山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