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案例问答题的答题技巧2参考.doc

格式:doc   大小:3,905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案例问答题的答题技巧2参考.doc

上传人:Alone-丁丁 2022/4/4 文件大小:3.8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案例问答题的答题技巧2参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案例问答题的答题技巧2参考
-2-
-3-
-4-
发冷、呼吸急促。
2.生理缺陷
•生理缺陷、肢体残疾等。
※社会功能状态
1.工作学****效率
•工作、学内容仅限于神经症,疑病症考得较多。
2.难断强迫症或焦虑症,别直接下结论,要逐层来,先诊断为非精神障碍疾病,再确诊为神经症。
3.在上述诊断过程中,诊断依据尽量略写,可一笔带过。小类诊断如没把握也要给出,不能略去。
4.如题目未问及如何与精神病和其他心理问题相鉴别,做题时也要进行鉴别,并视时间情况详略。
5.如问诊断依据,也从大类到小类,视情况详略填写,重复不要太多。鉴别诊断答题也按此进行。
诊断流程:即使是一般心理问题,也要先从三原则入手,以满足改卷人的偏好,往往也会酌情给分。
Ⅰ.根据有无自知力、是否主动求治、有无逻辑思维混乱、有无幻觉妄想、三原则确定正常心理或异常心理(排除精神疾病)
Ⅱ.判断心理健康还是心理不健康
Ⅲ.根据四条标准明确是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还是神经症
Ⅳ.根据主导症状确定心理障碍在症状分类中的位置(大类如神经症)
Ⅴ.诊断心理障碍具体性质(小类如恐怖性神经症)
Ⅵ.根据症状表现,以三原则鉴别大类开始,再鉴别同类心理问题(如疑病症、强迫症、焦虑症)。
具体操作:在完成Ⅰ、Ⅱ、Ⅲ、Ⅳ步骤基础上,Ⅴ、Ⅵ两步可以合并,并按CCMD格式给出诊断。
填写格式:(以社交恐怖症为例)
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非精神病性障碍、神经症(性障碍)、恐怖性神经症、社交恐怖症。
诊断依据:
-7-
①有自知力、主动求医、无逻辑思维混乱幻觉妄想、按照病与非病三原则排除重性精神病;
②变形冲突;
③精神痛苦;
④病程持续时间持久;
⑤社会功能受损;
⑥内容充分泛化;——神经症
⑦恐怖或恐惧症状;——恐怖症
⑧害怕对象为人际接触、在人群中被人审视。——社交恐怖症
⑨心理测量结果及相关资料等支持诊断。
CCMD式:
:精神痛苦;社会功能已经受损;内容充分泛化。(即四条标准中的3、4、5)
:病程持续时间持久(两年多来,从不与人多讲话)。
:恐怖或恐惧症状。害怕对象为人际接触、在人群中被人审视(与人讲话不敢直视,眼睛躲闪)。
:害怕对象不是特定场所,排除场所恐怖;害怕对象为非特定事物,排除特定恐怖。
没有焦虑、强迫主导症状,排除焦虑症和强迫症。
——根据ab项诊断为神经症,根据c项诊断为恐怖症,社交恐怖症,根据d项排除焦虑症和强迫症。
引用回复
如何对本案例进行病因分析。
☆导致心理问题的原因有三方面:生理原因、心理原因、社会原因。
☆框架定要列出,如没有相应原因也要注明无明显的------方面原因。
一、生理原因
1.生长情况
(1)遗传因素所导致精神方面的问题。
(2)发育不良、肢体创伤、躯体疾病。
(3)生理缺陷、肢体残疾等导致自卑。
2.年龄因素
(1)青春期自卑、焦虑、抑郁。
(2)处青春期,性意识性冲动。
(3)更年期考虑更年期缩合征。
二、心理原因
1.认知偏差
•成长过程中负性经历导致的认知偏差和不合理信念。
2.负性情绪
•心理发育过程中的错误观念、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
-8-
3.情感表现
(1)情感高涨、情感低落、焦虑、抑郁、恐怖。
(2)情感迟钝、情感淡漠、情感倒错情感障碍。
(3)情感脆弱、易激惹、强制性哭笑、欣快等。
4.意志行为
(1)强迫意向会导致焦虑、回避、退缩。
(2)意向要求与常情相悖别人难以理解。
(3)自控能力差、言行缺乏前后一致性。
(4)行为模式上缺乏解决问题策略技巧。
5.人格特征
(1)追求完美、要求过高、争强好胜等偏执性人格表现。
(2)从小在父母身边长大,交往面狭窄,导致性格内向。
三、社会原因
1.人际关系中的社会支持
(1)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观念和自身的生活经历内化为求助自己的认知。
(2)与父母关系、升职下岗、家庭教养方式可导致认知偏差和人格扭曲。
2.社会交往中的重大事件
(1)家庭变故、婚姻破裂、丧失亲人、挚友绝交都会造成心理障碍。
(2)错误评价、伦理道德、文化价值观观念冲突都会引发心理冲突。
(3)社会压力、人际冲突、司法诉讼等负***事件导致心理问题。
如何选测验
☆心理测验应从智力、人格、原因三个方面考虑。
☆具体案例心理测验的选用思路与诊断流程相似。
一、智力测验
1、初中生、小学生如有学****困难,要做智力测验。
2、大学生不需做智力测验,因为智力肯定没问题。
二、人格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