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钓鱼药酒常用中药规范
垂钓药酒的常用中药
可单用或数种混淆使用
1、丁香:公丁香、母丁香 2、甘松 3、肉桂 4、山奈 5、细辛 6、辛夷 7、独介绍几种能垂钓的草药:
1甘菘,2 丁香, 3 八角 ,4 小茴香, 5 草果,6 砂仁 ,7三奈, 8 灵草 , 9 排草, 10 白豆蔻 ,11 肉豆蔻, 12 桂皮 ,13 冰片。
最正确钓饵 “药米 ”
何谓 “药米 ”?就是用 6 味无毒的中草药用高梁白酒泡制药酒,垂钓前夜,将少量药酒倒入盛有大米的塑料瓶中,摇匀,即为 “药米 ”。用 “药米 ”打窝,是钓鲫鱼、鲤鱼、草鱼的最正确钓饵。
“药米 ”下水后,香味四溢,嗅觉敏捷的鱼儿,很快就前来 “进餐 ”,并且久留不走。因
“药
米 ”中有一味中药大黄,大黄拥有排泄功能,鱼儿吃了 “药米 ”后消化快,也排得快,这样就
越想吃,便在窝中游来游去找食,上钩率岂能不高 ?
1、配方灵草 50 克、排草 60 克、香松 50 克、滑石 30 克,小茴 30 克、大黄 10 克。
灵草、排草、香松 3 味,因不常用,中药店常常缺货,难买到,可在中草药摊上购置。灵
草,别名零香草,零陵草、陵香、平南香、满山香等;排草,别名香排草、细梗香草、合
血香等;香松,别名甘松。 6 味无毒的中草药中,主假如灵草、排草、香松 3 味。这 3 味
药物的名称,各地叫法不一样。排草,唇形科植物香根异唇花须根,直立草本,高 30—40
厘米,茎粗壮,方柱形。叶互生,近肉质, luan 圆形,有白色绒毛和很多红色腺点, 长 4—7 厘米,叶柄长 5 厘米。初春开花,淡紫色,顶生密花,长 2— 厘米,穗状花序。主产地为:斯里兰卡、印度、缅甸。我国广东、广西、福建有栽种。灵草,板草花科植物,多年
生草本,老茎匐地生长,新茎直立,高 15— 30 厘米。叶互生,膜状纸质, luan 形,长 4 一 ll 厘米,宽 6 厘米,顶端渐尖。叶柄有狭翅,长 5— 12 厘米。夏天开放黄色花朵,花冠轮状,
长 12 一 16 毫米。灵草生于林下阴湿沃壤,散布于广东、广西、云南、重庆等地的山区。香松,败酱科甘松香的根。根略呈曲折圆柱形,表面黄色或深棕色,有浓香,主产四川、重庆等。
钓鱼药酒常用中药规范
2、泡制将 6 味中草药 (有的须切碎 )放人大玻璃瓶中,倒入纯高梁酒淹满药物,密封。
一月以后,即可使用,但泡制的时间越长成效越好。
3、使用方法出钓前夜,倒少量药酒于盛有大米的玻璃或塑料瓶中,摇匀。倒入的药酒要适当:少了,浸不透大米,成效不好;多了,大米汲取不完,打窝时粘手,不好使用。
理想的重量是:药酒刚把大米浸透。用 “药米 ”打窝,每个窝子撒 20 来粒为宜。窝子可多打几个,在钓友少或无人垂钓的钓场,可打 10 来个,使之 “东方不亮西方亮 ”,往返交替在每个窝子下钩。某个窝子钓上几条鲫鱼后,要补窝,隔一会再回来钓。几次下钩无鱼咬钩说明窝子水底不洁净或无鱼在此处,则应弃之。
4、使用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打窝的 “药米 ”不宜过多,一般每个窝子撒 20 来粒为好。
二是药酒应随倒随加入白酒,不宜倒干了才加,做到常常保持白酒淹满药物。
三是每次垂钓用不完的 “药米 ”,回家后要倒出晾干,下次可再用。
5、“药米 ”作钓饵利处多
一是 “药米 ”下水后能发散出浓重的香味,最受鲫鱼、草鱼、鲤鱼的喜爱,上钩率高。
二是能清除小杂鱼的扰乱,小杂鱼对 “药米 ”不感兴趣,也不吞食。
三是 “药米 ”色黄,鲫鱼易发现,很快就会招来鱼群。
四是制作简单,造价便宜。每泡一次药酒只花 20 多元,若每周垂钓一次,可用一年。
五是携带、撒窝方便,好保留,且卫生。
常用的麝香米和药米钓饵怎样制作?
麝香米是鲫鱼、草鱼、鲤鱼最爱吃的钓饵。其详细做法是:买回一点麝香,用纱布包
好,再用玻璃瓶装入大米,纱布包也放入瓶内,封好瓶口,经 10-15 天即成。这类钓饵耐
水泡时间长、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形。一个窝子撒 20 粒左右即可。
药米是鲫鱼、草鱼、鲤鱼喜爱吃的饵料。其详细做法是:用灵草 40 克、排草 60 克、
香松 50 克、小茴香 30 克、滑石 20 克、大黄 20 克分别切碎装入玻璃瓶中, 加入白酒吞没。
浸泡 1 月 -2 月后即可。
另一配方是:香松 50 克、小茴香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