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300.doc

格式:doc   大小:74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300.doc

上传人:jsyhqk 2022/4/4 文件大小:7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300.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学设计
 
课题:压强
科目:物理
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
课时:1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主要通过实验探究,引入并学习压强概念;进一步引入压强公式并进展简单计算;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并在些因素有关?
3、设计实验:学生合作交流、设计方案。
(2)小组讨论、设计方案。
(3)合作交流,表述自己的设计思路.
方案1:通过向杯中倒水的方法来增大压力,采用玻璃杯正放或倒置的方法改变受力面积
 
 
 
 
 
 
通过亲身体验,引导学生学会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及已有经历提出猜测
 
 
 
 
 
 
 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物品进展实验,拉近物理和生活的间隔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才能
 
 
 
 
 
 
 
 
老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实验中出现的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存在的问题及时进展纠正。
 
总结并板书: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三)归纳概括深化知识 
 
引导学生分析发现:可以利用压力和受力面积的比值即单位面积上的压力表示压力效果的大小
方案2: 通过叠加棋子或硬币的方法改变压力,通过叠加和并排的方法改变受力面积
 方案3:通过控制放在木块上砝码的个数控制压力;通过小桌的正放和倒放控制受力面积。
   方案4……
4、进展实验,搜集数据
1.选取自己方案中所需的实验器材
2.以小组为单位进展实验
五、分析和论证
1.各小组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2.各组交流和总结
 
考虑、讨论:
既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都有关,那么,怎样比较不同物体所受压力的作用效果呢?
2。讲解 、点拨 二、压强 
1)。物理意义: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2)。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3).公式:P=F/S
4)。单位:帕斯卡(Pa )1Pa=1N/m2
知识迁移
 
(一)例题示范
2。老师引导用物理语言表示各个条件,并统一单位;
3。师生共同讨论,老师示范解题步骤和书写标准
投影:练习题
 
 
 
 
 
 
1。学生阅读教材例题,读懂题意,找出物理量,明确所求物理量
(二)稳固练习
小明的质量为60kg,每只脚和地面的接触面积约150cm2,(g=10N/kg)。求:
(1)小明对地的压力.
(2)小明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强.
(3)小明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实物投影学生答案,交流、指正)
 
 
 
  三、联络实际 拓展应用
 
引导:
由p=F/S可知,可以通过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减小压强。
播放动画:
 1)啄木鸟的尖喙;(2)鹰的利爪;(3)菜刀的利刃和手柄;
(4)砍柴斧头;(5)骆驼的脚掌;(6)楔子;(7)滑雪板;
(8)书包的背带;(9)推土机宽大的履带
 讨论:
1。     物体所受压强大些好还是小些好?
2。     怎样增大或减小压强?
 
 
观察画面,讨论、交流并体会和总结增大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强的方法。
 
  
 利用多媒体引领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知识,体会大自然的美妙,扩大学生知识视野
四、总结归纳 课外延伸
(一)交流总结
1.     本节课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学到了哪些研究物理现象的方法?
2。     重力就是压力吗?压力总是等于重力吗?
3.     播放课件:分析各种情况下物体所受重力及支持面所受压力
4。     总结归纳,播放课件“压力和重力的比较"
(二)布置作业 播放课件
 
反思、交流
 
 
考虑和讨论:
 
观察、分析
 
 
 
自主完成
 
帮助学生养成对学习活动进展反思的习惯,体会比照法在物理研究中的作用。
 
 
稳固知识,拓展运用。
七、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
评价等级
 
自评
小组评价
老师评价
 
学习态度
A、积极考虑、主动参和
 
 
 
B、根本上能参和学习过程
C、不能参和学习过程,不专注
 
合作学习参和程度
A、积极主动参和小组学习
 
 
 
B、根本上能参和小组活动
C、被动参和,不和小组成员交流
 
课堂参和程度
A、积极发言,主动参和问题讨论
 
 
 
B、老师提问时能答复
C、不能完成学习任务,不交流,不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