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病毒性肝炎
1
PPT课件整理
病毒性肝炎 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按病原分类:目前已确定的病毒性肝炎共有5型,分别为甲、乙、丙、丁和戊型。此外,。
16
PPT课件整理
虽然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在过去几年中有了显著下降,但是根据卫生部发布的数据,我国当前仍然有两千万例慢性乙肝患者。
17
PPT课件整理
乙型肝炎的发病率与年龄曲线相一致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规划免疫中心消息:乙型肝炎的发病率与年龄曲线相一致。4-10岁是发病的第一高峰;20-40岁是发病的第二高峰;40岁以后乙型肝炎的发病率有所下降。
18
PPT课件整理
乙肝与职业的关系
据国内统计发现,中小学生发病率较高,干部、工人、农民的比例相近;城镇分散居民的发病率最低。国外在同性恋者和性乱交者中乙肝发病率高,吸毒和药瘾者中亦比常人高。还有血透单位和口腔科工作人员的乙肝病毒携带率和乙肝发病率亦比普通人群高数倍。妓女、暗娼、犯人中乙肝病毒标志的阳性率在我国亦可达85%以上。
19
PPT课件整理
乙型肝炎的发病率与性别关系
男多于女。在河南省人群大面积抽样调查发现,%,%;而乙肝显性现患率男性却比女性多1倍。临床上急性乙肝的康复率女比男高,乙肝表面抗体转阳亦是女高于男,而慢性乙肝和肝癌的现患率则又是男多于女,这种性别上的差异可能与类固醇性激素和自体免疫等因素有关。
20
PPT课件整理
关于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相关政策
2007年原劳动保障部、卫生部联合下发《关于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就业权利的意见》,要求用人单位在招、用工过程中,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卫生部规定禁止从事的工作外,不得强行将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作为体检标准。
21
PPT课件整理
2010年卫生部、教育部和人保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
通知规定:停止在入学、就业体检中进行乙肝项目检测,并保护受检者的隐私。
22
PPT课件整理
病原学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是乙型肝炎病毒,属DNA病毒。
23
PPT课件整理
流行病学
主要是急、 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急性患者的传染期从起病前数周开始,并持续于整个急性期。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意义最大,传染性的大小与病毒复制或体液中HAN DNA含量成正比关系。
24
PPT课件整理
(1)母婴传播 围产期传播或分娩过程是主要方式。精子或卵子传播的可能性未有证实。(2)血液、体液 微量的污染血进入人体即可造成感染,如输血、注射、牙刷等。唾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也是可能的传播途径。(3)其他 破损的消化道、呼吸道粘膜、昆虫叮咬,意义不大。
25
PPT课件整理
3易感人群 抗HBs阴性者。高危人群: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 HBsAg阳性家属、反复输血及血制品、血液透析、多个性伴侣、吸毒接触血液的医务工作者。感染或接种疫苗可获得免疫力。
26
PPT课件整理
(1)地区性差异 -%,北美、西欧;中度流行区HBsAg携带率2-7%,东欧、日本;高度流行区HBsAg携带率8-20%,非洲、中国。(2)性别差异 男高于女,:1。(3)无明显季节性 (4)散发为主。(5)家族聚集现象。(6)婴幼儿感染多见。
27
PPT课件整理
临床表现
潜伏期 平均为3个月(1-6月)。
分类
临床表现同甲肝,但约10%转慢性肝炎。
28
PPT课件整理
病程超过半年。
(1)轻度慢性肝炎 过去称为慢性迁延性肝炎。病情较轻,可反复出现疲乏、头晕、消化道症状、肝区不适、肝肿大、压痛,也可有轻度脾肿大。 肝功能指标仅1或2项轻度异常。
29
PPT课件整理
(2)中度慢性肝炎 各项症状(消化道症状如厌食、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神经症状如乏力、萎靡、头晕、失眠及肝区痛等)明显,肝肿大,质地中等以上,可伴有蜘蛛痣、肝掌、毛细血管扩张或肝病面容,进行性脾肿大,肝功能持续异常。
30
PPT课件整理
(3)重度慢性肝炎 除上述临床表现外,还具有早期肝硬化的肝活检病理改变与临床上代偿期肝硬化的表现。肝功能检查多项异常。
31
PPT课件整理
3. 重型肝炎
(1)急性重型肝炎 亦称暴发型肝炎,多有诱因。以急性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