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丰富多彩的山东年俗.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丰富多彩的山东年俗.doc

上传人:好好用的文档 2022/4/5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丰富多彩的山东年俗.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丰富多彩的山东年俗
山东为东夷故地,又是夏商周三代文明的重心,这就奠定了山东传统民俗文化的典型性基调,也造就了以春节为代表的传统节日文化的典型性。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山东地区具有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符号。
“年火烧烤竹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以辟邪除恶,所以称作“爆竹”。鞭炮响声,可增添节日的喜庆,给人们带来吉利。民国重修《阳信县志》记载:“十二月终日谓之大年,相沿为腊祭之日,是夕名除夕。易门神桃符,贴花胜,燃爆竹,焚苍术、柏枝、棉柴,行腊祭礼,亲属互相为礼谓之辞岁。老樨团饮谓之守岁。诘朝锬长命菜(即马齿苋),饮屠苏酒,自少而长。”
照庭就是在门前燃烧柴草照亮门庭,以趋吉避凶,也有在庭院置挂灯笼者,这一****俗在山东地区普遍流行。民国《长清县志》记载:“阴历十二月三十日,各家皆换门对,日落后用蒿草在门外或庄边焚之,点爆竹敖花,谓之照庭,亦有徒烧蒿草者。”民国《曲阜县志》云:“家家作圆明灯照庭院。”现在多置灯用以代替。虽然做法有所差异,但是都反映了人们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
祭祀天地祖先,叩拜父母长辈,是除夕日山东地区年俗的一项重要内容。《论语·八佾》云:“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在礼乐色彩浓厚的山东地区,祭祖有慎终追远的意义,在对祖先表达敬意与怀念之时,祈求祖先保佑后世子孙。在山东地区年祭的****俗通常是在除夕日将家堂备好,到黄昏时请祖,然后在家中祭祀。清乾隆《阳信县志》云:“除日……设坛礼神,陈奠具于家庙,庭燎、爆竹,是为辞岁。”民国《东平县志》记载:“期年,扫除屋宇,清洁几筵,恭请仙人神主。按昭穆位置,有供三代宗亲纸牌位者,亦有买纸画一轴,备列高曾祖考某某之位,悬诸壁间而供之者,俗谓之家堂。除夕,奉祀祖孙至郊外焚香叩首,迎仙人之神回家,复在神案前行礼。上茶奠酒,设果品,午夜备设祭席。元旦,家主率家属向神案前,依次行四叩礼,三日内每服必祭。”民国《泰安县志》记载:“除夕,家长率子弟奉香向大门外出迎,引至祭室,奉茶献果。午夜,设鸡、鱼、肉、肝、肺、蔬菜、米饭、饽饽、黄白米糕、水饺祭之。男妇挨次行礼,礼毕,然后子弟妇女给长辈叩头。启明,族人邻里拜年者,先向家堂桌前行礼,次及活人。”民国《长清县志》云:“请祖先牌位向庄边或门外迎接,供以酒馔,亲族互相叩拜谓之辞岁,家长以钱分给谓之压岁钱。”民国《高密县志》记载:“元旦五更燎庭、爆竹礼真宰,迎灶、祀先毕,家众以次称寿逐出贺。” 在山东的农村地区,几乎每个地方都保持着大年初一早或上午给长辈好友拜年的****俗。初一早起,要着新装拜年,按照长幼次序,先拜本家族,然后拜乡里。清光绪《平阴县志》记载:“正月元旦祭神祗祖先,食水饺,拜亲长,出门遍拜亲党谓之拜年。”
破五与人日
山东地区,初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民俗节日,俗称“破五”。意即年已过了五天,到了开始谋划下一年生活的时候了。家家户户都希望新的一年里发财,初五亦被称为“财神日”,清顾禄《清嘉录》云:“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清康熙《茌平县志》记载:“三五日后汲井、开市。”这一天商家开市,十分热闹。
人日是正月初七。民间又称“人胜节”或“七元日”。据汉东方朔《占书》记载,农历新年的首八天为人和不同畜牧作物的生日,次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