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毕业考知识点.doc

格式:doc   大小:119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毕业考知识点.doc

上传人:sbuufeh058 2017/1/21 文件大小:1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毕业考知识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六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 放大镜是凸透镜,, 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缘薄。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 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 烧瓶等, 就具有同样的( 放大) 功能。 2,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 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 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3, 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 蝇的复眼; 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 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4, 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 能分辨各种气味, 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5, 食盐、白糖、碱面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制造晶体的方法有减少水分、降低温度等。 6, 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 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 肉眼( 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 ——放大镜( 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 ——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 7, 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 300 倍的显微镜。 8 、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安放—对光—装片—调焦—观察。(详见课本 P13 ) 使用显微镜时应注意: (1) 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标本的移动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方向正好相反。(2)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目镜的放大倍数× 物镜放大倍数(3) 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有一定要求。物体必须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制成玻片标本的切片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9, 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 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10, 英国科学家罗伯特· 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 细胞) 结构。 12, 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 19 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3、在显微镜下, 我们看到了叶细胞中的叶绿体,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还看到了叶表皮上的气孔,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场所。 14, 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 微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喇叭虫、眼虫、团藻等。我们可以利用干草培养微小生物。 15 、大多数生物都是由多细胞组成的,但也有一些生物,它们只有一个细胞,称为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细菌等。 16,( 微生物) 具有( 生物) 的特征,如: 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 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 能繁殖、生长、呼吸、排泄、遗传等。 17, 人类探索( 微小世界) 的成果, 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如:(1) 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 病毒, 抵抗制服疾病(2) 克隆生物(3) 利用微生物酿酒, 发面, 制作酱油,醋, 酸奶等(4) 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18 、血液中的细胞好像运输兵,负责运输吸入的氧气和产生的二氧化碳。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 世界是( 物质) 构成的, 物质是( 变化)的, 有快有慢, 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2, 在变化中( 不能产生新物质) 的我们称为( 物理变化),能( 产生新的物质) 的变化我们称为( 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 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3 、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进入我们的体内,要经过许许多多的化学变化,才能变成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