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实验四十七 RLC串联交流电路谐振特性的研究
一、实验目的
1.研究RLC串联电路的交流谐振现象。
2.测量RLC串联谐振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
3.学习并掌握电路品质因数Q的测量方法及其物理意义
图1 实验四十七 RLC串联交流电路谐振特性的研究
一、实验目的
1.研究RLC串联电路的交流谐振现象。
2.测量RLC串联谐振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
3.学习并掌握电路品质因数Q的测量方法及其物理意义
图1 RLC串联谐振电路
二、实验原理
1.RLC串联谐振电路
在RLC串联电路中,若接入一个电压幅度一定
,频率f连续可调的正弦交流信号源(图1),则
电路参数都将随着信号源频率的变化而变化。
电路总阻抗
(1)
(2)
在以上三个式子中,信号源角频率,容抗 ,感抗。各参数随变化的趋势如图2所示。
图2 RLC串联谐振电路I随的变化曲线
w很小时,电路总阻抗 ;w很大时,电路总阻抗
,当 ,
容抗感抗互相抵消,电路总阻抗Z=R,为最小值,而此时回路电流则成为最大值
这个现象即为谐振现象。发生谐振时的频率f0称为谐振频率,此时的角频率即为谐振角频率,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4)
谐振时,通常用品质因数Q来反映谐振电路的固有性质,
图3 RLC串联谐振电路接线
结论:
(1)在谐振时,uR=ui,uL=uC=Qui,所以电感和电容上的电压达到信号源电压的Q倍,故串联谐振电路又称为电压谐振电路。
(2)Q值决定了谐振曲线的尖锐程度,或称为谐振电路的通频带宽度,见图2,当电流I从最大值
Imax下降到 时,在谐振曲线上对应有两个频率和,,即为通频带宽度。显然,越小,曲线的峰就越尖锐,电路的选频性能就越好,可以证明
(7)
三、实验仪器
THJJ-1型交流电路实验仪及双踪示波器。
四、实验内容
1.观测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特性
(1)按照图4-3所示连接线路,将实验仪信
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作为RLC串联电路的输入交
流信号源,注意保持信号源电压ui的峰值不变(
例如Ui=4V)。将ui和uR接入双踪示波器的两个y
轴输入端。电路和各元件的参考值为R=50W,L=10mH,C=。
(2)测量i -f曲线,计算Q值
在示波器上先观测ui、uR二波形,改变ui的频率f,先定性观察uR的变化,再定量测量uR随f的变化,并测出谐振频率f0,用交流电压表测量谐振时uC及uL的数值,注意,为了较准确地测出谐振频率f0及谐振曲线,应根据uR的变化规律选取测量点,在f0附近应多选几个点,测得密些,而在远离f0处则可测得稀些。
对测得的实验数据,作如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