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z消化和吸收.ppt

格式:ppt   大小:1,765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z消化和吸收.ppt

上传人:电离辐射 2022/4/6 文件大小:1.7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z消化和吸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z消化和吸收
一、胃液分泌
(一)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性质:无色透明、呈酸性
主要成分:盐酸、胃蛋白酶原、粘液、内因子
Date
8
生理教研室
(一)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1、盐酸(胃酸):由胃腺壁细胞分泌
形z消化和吸收
一、胃液分泌
(一)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性质:无色透明、呈酸性
主要成分:盐酸、胃蛋白酶原、粘液、内因子
Date
8
生理教研室
(一)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1、盐酸(胃酸):由胃腺壁细胞分泌
形式:游离酸、结合酸
作用:
①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
②为胃蛋白酶作用提供适宜酸性环境;
③使食物中蛋白质变性,而易于水解消化;
④高酸度有抑菌和杀菌作用;
⑤盐酸入小肠后可促进胰液、肠液和胆汁的分泌;
⑥酸性环境有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
Date
9
生理教研室
(一)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2、胃蛋白酶原:由胃腺主细胞分泌
在胃酸或已有活性的胃蛋白酶作用下变成具有活性的胃蛋白酶。
胃蛋白酶主要作用是水解蛋白为少量多肽和氨基酸。
3、内因子:由胃腺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
作用:与维生素B12结合成复合物,促进回肠粘膜对维生素B12的吸收
Date
10
生理教研室
(一)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4、粘液及胃的屏障:
碱性粘液蛋白,由粘液细胞分泌
作用:在粘膜表面形成了一层保护层,称胃粘液屏障
胃的屏障
①胃粘膜屏障:胃粘膜上皮细胞腔面细胞膜和细胞间的紧密连接所构成
②粘液-碳酸氢盐屏障
Date
11
生理教研室
二、胃的运动
(一)胃运动的形式
1、容受性舒张:
容纳和贮存食物,防止胃内压升高
2、紧张性收缩:
保持一定胃内压是胃蠕动产生基础,促进食物与胃液混和,有利于胃排空。
3、胃蠕动:
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和,并可推动食糜进入十二指肠。
Date
12
生理教研室
二、胃的运动
(二)胃排空
1、概念:胃内容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2、排空速度:与食物性状和化学组成有关
糖>蛋白质>脂肪
3、排空方式:阵发性,每次约排50ml
4、排空的机理
①动力:胃运动
②决定因素:胃与十二指肠之间的压力差
Date
13
生理教研室
二、胃的运动
(三)呕吐
中枢:延髓
1、保护、防御性反射
2、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Date
14
生理教研室
§4 小肠内消化
一、胰液分泌
二、胆汁的分泌和和排出
三、小肠液的分泌
四、小肠运动
Date
15
生理教研室
一、胰液分泌
(一)胰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1、水和NaHCO3
NaHCO3: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为小肠内消化酶提供最适PH
2、胰淀粉酶:淀粉麦芽糖
3、胰脂肪酶:脂肪甘油+脂肪酸
4、胰蛋白酶(原)和糜蛋白酶(原):
蛋白质多肽、氨基酸
Date
16
生理教研室
二、胆汁的分泌和和排出
(一)胆汁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由肝细胞分泌,浓稠,味苦,有色
肝脏胆汁肝管胆总管十二指肠
胆管胆囊
成分:胆色素、胆固醇、胆酸、胆盐
胆盐的作用:是一种表面活性物质,降低脂肪表面张力,使脂肪变为小分子,与水混合,促进脂肪乳化成微滴,增加脂肪酶作用面积,促进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吸收。
Date
17
生理教研室
三、小肠液的分泌
弱碱性液体,分泌量大
主要成分:肠激酶、肠淀粉酶、肠肽酶、肠脂肪酶、麦芽糖酶、蔗糖酶、乳糖酶
作用:稀释消化产物,降低其渗透压以利于吸收
Date
18
生理教研室
四、小肠运动
1、紧张性收缩:
2、分节运动:以环形肌收缩为主的节律性舒缩活动,产生在食糜所在肠段
主要作用:使食糜和消化液充分混和,便于消化;使食糜与肠壁紧密接触,为吸收创造良好条件;节律性的舒缩挤压肠壁,有利血液和淋巴回流。
3、蠕动:是一种将食糜向大肠方向推进的运动。
Date
19
生理教研室
§5 大肠内消化
一、大肠的功能
二、大肠运动和排便反射
(一)大肠运动形式
(二)排便反射
Date
20
生理教研室
一、大肠的功能
1、大肠液的主要作用:保护粘膜和润滑粪便
2、贮存食物残渣,吸收水分,形成粪便排出
①吸收水分
②大肠细菌寄生,形成微环境,生态平衡
③细菌合成维生素B类和维生素K
④分解***物质
Date
21
生理教研室
二、大肠运动和排便反射
(一)大肠运动形式
1、分节推进运动
2、袋状往返运动
3、蠕动,蠕动集团
(二)排便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