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授课教师
科目
思想品德
班别
教学内容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通过有关法律规则内容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使其初步形成对社会现象及个人行为进行法律评价的意识,同时在了解法律作用的基础上形成自觉守法的意识。
能力目标:使学生形成对法律规则与其他行为规则的辨别能力,进一步形成在社会公共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规则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形成运用法律知识分析自身行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了解法律是具有国家强制力的社会规则和法律的其他显著特征,了解我国法律在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秩序、维护个人生活正常进行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了解自觉遵守法律规则的重要意义。
重点
法律是特殊的社会规则
难点
使学生理解法律是具有国家强制力的社会规则
教学方法
活动法,讨论法
教具
黑板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个性空间
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各类规则
教材通过三组不同图片对比的方式引入本站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规在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方面的作用——无论是在竞技运动场上,还是在交通运输中,抑或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规则都起着巨大的作用。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我们生活的其他哪些方面,还存在着类似的规则发生重要作用的情况?如果缺少了这些规则,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从而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关于本部分内容的引入,可以使用教材中所列出的图片,也可以考虑使用与本地区本学校所面对的学生实际情况联系比较紧密的事例,例如与学生学习相关的课堂纪律与考试纪律,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诚实守信、爱护公物等,都是这些规则的体现。
在了解了社会公共生活中规则的作用以后,教材进一步介绍,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各种规则共同组成了一个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的规则体系。关于这一部分教学内容,有两个问题需要讲清楚:其一是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哪些规则。从教材的内容安排上看,公共规则可以分为道德规则、伦理规则、法律规则、技术规则等,这些规则各有其特点,从而各自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其二是各种规则都无法单独完成规范社会生活,保障公共秩序的任务,这就要求各种规则在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基础上组成另一个有机整体,来共同完成调整社会公共生活的目标。在进行本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各种规则的作用及局限性进行讨论,从而为下一步关于法律是社会生活中的特殊行为规则的作用及局限性进行天伦,从而为下一步关于法律是社会生活中的特殊行为规则部分那日饿哦能够的教学进行铺垫。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则
教材进一步深入分析,在所有的行为规则中,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这种特殊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如果人们违反了法律规则,将会被相关执法部门根据法律的规定强制加以矫正,这时其他行为规则所不具有的特点。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法律对个人而言是必须服从的,否则将承担不利后果;另一方面,因为法律规则具有强制性特点,就必须考虑到将一般的行为规范上升为法律规范以后,不能因法网过于频繁而导致人们时时刻刻
有触犯泛绿的可能,从而在行为选择上无所适从。所以法律只能是人们言行的最低准则。在进行这一部分内容教学的时候,应当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人们固然应当自觉遵守法律,但在个人的行为选择上不能仅仅是满足于不违背法律,更应当看到道德规范对人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