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教学设计(教案14课匈奴的兴起与汉匈的和战.doc

格式:doc   大小:38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教学设计(教案14课匈奴的兴起与汉匈的和战.doc

上传人:bkeck 2022/4/6 文件大小: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教学设计(教案14课匈奴的兴起与汉匈的和战.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根本信息
学 科
历史
年 级

教学形式
新授
教 师
牛宝红
单 位
市直中学
课题名称
学情分析
分析要点:1。老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响、问卷调查等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根本信息
学 科
历史
年 级

教学形式
新授
教 师
牛宝红
单 位
市直中学
课题名称
学情分析
分析要点:1。老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响、问卷调查等;:主要分析学生如今的认知根底(包括知识根底和才能根底),要形本钱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开展线;:学生形本钱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
本节课内容较为简单,学生学****起来较为容易,.
教学目的
分析要点:1。知识目的;2。才能目的;。
知识和技能:
1、理解匈奴的兴起和在我国历史上所作的奉献,匈奴和两汉的关系。
2、体会我国古代民族关系有战有和,中华民族是随着历史开展而形成的。
过程和方法:
1、比较分析汉武帝以前和汉武帝时期,两汉对匈奴的不同政策和原因
2、通过考虑和探究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和昭君出塞所起的历史作用,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才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族国家开展的主流。昭君出塞促进了汉匈的友好相处,受到后人的称赞。
教学过程
一、复****旧课: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采取了哪些措施?(温故而知新)
二、导入新课:(展示神舟九号图片)酒泉原名金泉, 相传,当年汉武帝时大将霍去病在此打败匈奴,汉武帝恩赐霍去病一坛御酒,霍去病想那是大家的功绩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便将酒倒入泉中,和将士一同分享,因此酒泉以那个泉而得名,称为酒泉,李白到此为此写下了精彩的诗句:天假设不爱酒, 酒星不在天. 地假设不爱酒, 地应无酒泉。那么匈奴是谁建立的?和汉朝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第十四课
《匈奴的兴起及和汉朝的和战》。
(通过时事导入,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开展,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三、齐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四、自主预****课堂展示:
1、连线冒顿单于:(达成目的1)
①、尊敬的单于阁下,匈奴族是个什么样的民族?
②、尊敬的单于阁下,您觉得您最大的奉献是什么?您为什么能统一蒙古草原?
③、您统一蒙古草原对匈奴的生活有何影响?
(学生活动:学生自愿报名一名扮演记者角色,一名扮演冒顿单于角色。)
2、火眼金睛(挑错):(达成目的1)
“清晨,我们骑着马从定居点出发去放牧。我们的主要产业是畜牧业,。,汉朝人为我们消费, 明天我们将去掠夺更多的财富."
(看谁找的又快又对,挑战自己)
五、合作探究、课堂展示:(达成目的1、2)
1、汉匈关系和变化原因的表格并归纳汉匈关系的特点?
时间
对匈政策
原因
西汉初年
 
 
汉武帝时期
 
 
汉元帝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