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健康新长征讲课幻灯
不同地区的寄生虫病的感染率
存在较大差异:
贵州省的蛔虫感染率
海南省的钩虫、鞭虫感染率
肠道寄生虫复方制剂
34
钩虫病的一般治疗
在驱虫治疗前后,纠正钩虫病引起的贫血。
补充铁剂:口服硫酸亚铁片或葡萄糖酸铁,-,每天3次,饭后服用,连服1-2周并同时服用维生素C50mg,每天3次。
严重感染造成的贫血,或婴幼儿可少量输血,有助于改善贫血和心功能。
35
钩虫病的预防
加强健康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消灭传染源
改水改厕 :加强粪便管理
36
鞭虫病
生活史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诊 断
治 疗
预 防
鞭虫病是由鞭虫寄生于人体肠道所引起的疾病。
37
鞭虫生活史
38
鞭虫病的流行情况
分布:鞭虫感染分布范围遍及全国,与蛔虫的分布较一致。
传染源:鞭虫病人和感染者
传播途径:经口感染
使用新鲜粪便施肥或随地大便,使鞭虫卵污染土壤和周围环境,并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育为感染期虫卵。
人因生食含有感染性虫卵的不洁蔬菜、瓜果和水而受到感染。也可通过污染的手,经口受到感染。
39
鞭虫病的临床表现
胃肠道症状:
一般轻、中度感染时可无明显的临床症状。
在重度感染时,病人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阵发性腹痛、慢性腹泻或便秘、大便隐血或带鲜血,并容易并发肠道细菌感染。
全身症状
严重感染时:可引起营养不良、消瘦、乏力、缺铁性贫血、 直肠脱垂。
其他症状:
过敏性荨麻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发热、头昏、头痛等症状。
诱发阑尾炎、并发阿米巴痢疾、细菌性痢疾、结肠穿孔、肠梗阻、肠套叠、腹膜脓肿等。
40
鞭虫病的危害
40岁女性尸检中发现肠内鞭虫寄生
左图为升结肠,右图为横结肠
41
鞭虫病的诊断
粪便中查到鞭虫卵即可确诊。
主要检查方法
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
饱和盐水浮聚法
厚涂片法
42
镜下鞭虫卵
直接涂片法
鞭虫卵
Kato厚涂片法
鞭虫卵
43
鞭虫病的驱虫治疗
目前使用药物:
甲苯达唑
阿苯达唑
复方甲苯达唑
复方阿苯达唑
伊维菌素
44
鞭虫病的预防
加强健康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消灭传染源
改水改厕
45
蛲虫病
生活史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诊 断
治 疗
预 防
蛲虫病是由蛲虫感染引起的疾病。
46
蛲虫生活史
47
蛲虫病的流行情况
分布:呈世界性分布,国内感染也很普遍。儿童普遍高于成人。蛲虫感染还具有儿童集体机构聚集性和家庭聚集性的分布特点。
传染源:感染者是唯一传染源。
传播途径:
自身感染
接触感染
吸入感染
48
蛲虫病的临床表现
雌虫产卵活动引起的症状
在肠道寄生引起的肠壁及附近组织病变
引起呼吸系统的病变
异位寄生引起的病变:
蛲虫性阑尾炎
蛲虫性泌尿生殖系统病变
皮肤异位寄生
49
蛲虫病的诊断
病原学检查:
肛拭法检查虫卵
夜间查找成虫
50
镜下蛲虫卵
直接涂片法
蛲虫卵
Kato厚涂片法
蛲虫卵
(含未分裂卵细胞)
51
蛲虫病的治疗
目前使用药物:
阿苯达唑
甲苯达唑
噻嘧啶
复方阿苯达唑
伊维菌素
52
蛲虫病的预防
对儿童及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普及预防蛲虫的知识。
讲究公共卫生、个人卫生和家庭卫生。
53
抗蠕虫药
54
阿苯达唑 (丙硫咪唑、史克肠虫清 )
广谱高效驱虫药
于1975年由美国史克制药公司研制成功。1976年问世。其商品名为史克肠虫清,现法国和非洲、拉丁美洲、亚洲等很多国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药理机制:口服后在肝内迅速代谢为亚砜和丙硫唑砜,选择性和不可逆地阻碍和抑制肠道线虫、绦虫和组织内幼虫对葡萄糖的摄取,引起虫体赖以生存和生殖必需的糖原内生耗竭,ATP生成减少,导致虫体死亡。
55
阿苯达唑 (丙硫咪唑、史克肠虫清 )
用途:
肠道线虫:驱蛔虫、蛲虫、钩虫、鞭虫和粪类圆线虫等,
组织内寄生虫病:治疗旋毛虫病、包虫病、囊虫病、华支睾吸虫病和肺吸虫病等。
特点:
不仅对肠道线虫、带绦虫和华支睾吸虫、肺吸虫等成虫有效,而且对线虫的虫卵和幼虫、猪带绦虫、棘球绦虫、肺吸虫等幼虫都有杀灭作用,
56
阿苯达唑 (丙硫咪唑、史克肠虫清 )
用法用量:
驱蛔虫:400mg顿服
驱钩虫:400mg顿服,连服2天或400mg顿服,隔10天再服一次。
驱鞭虫:400mg顿服,或400mg顿服,连服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