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谈坏境污染之酸雨
10 应用化学(本二)班 张娇
摘要
通过查阅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酸雨形势以及危害:酸雨不但危害人类安全,并极大地影响生态系统以及经济的发展。分析酸雨产生的主要原因为人类活动。人类活动是产生酸雨的主要原因,左右;氮氧化物(主要指NO、NO2 )主要源自工厂高温燃烧过程中由大气中的氮与氧反应生成而又迅速冷却导致分解的产物。汽车尾气也是大气中氮氧化物的另一主要来源。由此可见, 酸雨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种人为因素:(1)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石化燃料燃烧。煤炭中的杂质硫在燃烧过程中变成硫氧化物进入大气, 石油、天然气中的氮元素变成氮氧化物进入大气。(2)工业过程。如金属冶炼
, 某些有色金属的矿石是硫化物, 铜、铝、锌硫化物矿石在还原为金属过程中将逸出大量SOx气体, 部分回收成硫酸, 部分进入了大气。再如化工生产, 特别是硫酸生产和硝酸生产分别产生大量的SOx、NOx。(3)交通运输。如汽车尾气, 在发动机内, 活塞频繁打出火花, 使N2 变成NOx。不同的车型尾气中NOx的含量有多有少, 机械性能差的或使用寿命已较长的发动机尾气中NOx的浓度高, 汽车停在十字路口, 不熄火等待通过时, 要比正常行车时尾气中的NOx浓度高。一些发达国家城市大气污染物中氮氧化物约47%来自汽车等污染源。近年来, 我国各种汽车数量猛增, 其尾气对酸雨的增加正在逐年上升。 此可见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
酸雨的防治措施
酸雨的危害已引起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的重视。我国酸雨中的酸性成分主要是SO42-,而NO3-所占比例不到10%。这说明形成我国酸性降水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是SO2。据统计,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后SO2年排放量约为1500万吨,20世纪90年代初年排放SO2约为2000万吨,至1995年,全国SO2排放量已达2370万吨,居世界第1位。由此可见,控制我国酸雨污染的主要对策是减少因燃煤而引起的SO2排放。为此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使用燃煤减排SO2技术,我认为,可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首先改用低硫煤。改用低硫煤是减少SO2排放最简单的方法,也是减少排放和控制酸雨的最有效方法。火电厂和锅炉用低硫煤或对高硫煤进行洗选脱硫,最大限度减少排放量。据有关资料介绍,%~%之间,%时,就应加一道洗煤工序,以降低硫含量。原煤经洗选后,SO2排放量可减少30%~50%。
然后是烟气脱硫,型煤固硫。烟气脱硫是减排SO2的一条重要技术途径,它是一种燃烧后脱硫过程。但是,由于安装脱硫设备及运转费用昂贵,目前,只在少数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等大规模地投入了商业应用。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目前只是示范性地应用于几个大的发电厂,如重庆珞璜电厂、四川白马电厂、山东黄岛电厂和南京下关电厂等。型煤是经过成型处理后的煤制品,所谓型煤固硫,就是在型煤加工时加入固硫剂,煤在燃烧时不排出SO2,从而实现燃煤固硫,固硫率可达50%左右。目前,民用型煤固硫在我国已经开展,而工业型煤固硫则使用很少。
其次改变能源结构,发展替代能源。改变能源结构,加速发展无污染能源,发展替代能源。天然气、水电、太阳能、核能等能源不但利用率高,而且会对减排SO2作出很大贡献,目前替代能源的主要开发目标应当是水电和核电。我国水能资源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