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反思.docx

格式:docx   大小:24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309048309 2022/4/6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反思.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反思
《宿新市徐公店》描绘的是诗人住宿在新市徐公店所看到的暮春田园风光和儿童捕蝶的美丽景色,在教完本课后,回顾学生上课情况及同事们的评价,我感触颇多。
我对自己在教学中满意的有如下几点:
学的内容。

2、品读欠到位
(1)、朗读机会少
诗歌语言简洁,但跳跃性大,要感悟意境,当场背诵下,必须有大量多次的朗读作为铺垫。教学中,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忽略了学生的初读,一句一句理解诗意时又没有及时回到诗句子中,仅是最后熟读成诵时,学生才有机会读诗,因此影响感悟与背诵效果。如果我把读与理解,读与想象有机结合,并不断提高读的要求,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学****理解地读,投入感情地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吟中入境,在诵中生情。这样一次一次地朗读,不仅能使悟情水到渠成,而且诵读全诗也不在话下了。
(2)、品味太抽象,

品味诗歌表达诗人喜爱悠闲的农村生活,描写幽静安逸的田园春光的意境时太抽象,课堂只成为优秀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而大部分学生很难领悟。如果教学时我能联系课文插图,感悟图文相通之处,从图悟文,把课文与图意融为一体并设计--的篱笆,--的小路,--的儿童,--的树头,--的黄蝶,--的菜花,或蝴蝶--,儿童--等启发思考与想象,把抽象的诗歌转化为感性的画面,学生理解感悟就会更加深刻了。
如果第二次再上这节课,我会这么上: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
一、学法迁移,提出任务

1、检查课外积累的关于春天的古诗。
2、检查《游园不值》背诵情况,回忆上节课学****的方法,教师归纳板书学****古诗四步法:①知诗人,解题意;②初读诗,知大意;③抓字眼,悟诗镜;④诵诗歌,勤积累。
3、提出本课任务,用四步法理解学****另一首描写春光的诗《宿新市徐公店》。
二、知诗人,解题意
1、学生读收集的资料,了解诗人。教师适机补充: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他一生为官清廉,为*相所害,被罢官闲居十五年。他的诗大量吸收民间语言,描述细腻,形象鲜明,平易自然。因为他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自然景物也就更加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2、读诗题,了解题意。宿:住宿 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题意: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里店过夜
诗人住在新市徐公店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三、小组合作,自学古诗
首先,学生独自初读,找出不理解的字词,自己查字典解决;再理解古诗大意,领会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其次,小组合作学****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小组中讨论,已解决的问题在小组中交流 。

四、检查自学,赏析古诗
1、指名读,检查初读,纠正字音。
2、指名说你读懂了什么?了解全诗大意。
3、指名读一、二句,其他同学想象,你看到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⑴检查重点字词的理解

篱落:篱笆 疏疏:稀稀疏疏 径:小路
深:深远 阴:树阴
⑵指名说看到了什么?
板书:篱笆 一径 树头
有什么特点?补充板书:
的篱笆 的小径 的树头

⑶结合插图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⑷男生指图,女生读一二 句,然后交换读。
4、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构成一幅新清、质朴的农村景***,这叫静态描写。作者又看到一幅更为生动活泼的画面,那就是后两句,齐读三、四句。
⑴你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指名说,教师引导板书:
的儿童 的黄蝶 的菜花

的儿童 的 蝴蝶
⑵理解重点字词:走:跑 急走:奔跑
⑶看板书说三、四句的意思。
5、小结:这两句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