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8
文档名称:

跟师学习笔记本.docx

格式:docx   大小:87KB   页数:7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跟师学习笔记本.docx

上传人:沐雪 2022/4/7 文件大小:8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跟师学习笔记本.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山东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


学<br

管 理 单 位:
指导老师: 霍爱民
继承人: 滋润、下行、寒凉、闭藏
〔4〕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五行的相生:
: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依次滋生、助长和促进关系。
:木→火→土→金→水→木
——母子关系
2〕五行的相克
: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依次克制,制约的关系。
:木〔克〕→土〔克〕→水〔克〕→火〔克〕→金
——“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3〕五行制化
指五行之间相互生化、相互制约,以维持平衡协调的关系。
:水生木,木生火,水克火
:金克木,木克土,土生金
日期
阳历
2015-02-03 上午
阴历
农历腊月十五
节气
大寒
地点
门诊
天气情况

精气血津液
第1节 精
一、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
〔一〕基本概念
人体之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人体之精一般呈液态贮藏于脏腑之中或流动于脏腑之间。
二、人体之精的代谢
〔一〕精的生成
1.先天之精
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因为它与生俱来,故谓之“先天之精”。
2.后天之精
来源于饮食物,由脾胃等脏腑吸收水谷中的精华物质所产生,故又称“水谷之精”。水谷之精以与津液相融合的液态形式由脾气转输到全身各脏腑五体官窍,是人出生后赖以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故谓之“后天之精”。
〔二〕精的贮藏与施泄
1.精的贮藏
人体之精分藏于脏腑,但主要藏于肾中。
五脏皆藏寓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但有成分比例的不同。
2.精的施泄
精的施泄有两种形式:一是分藏于各脏腑之中,滋润、濡养脏腑,并化气以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的机能;二是化为生殖之精而有度地排泄以繁衍生命。
三、人体之精的功能
〔一〕繁衍生命
〔二〕濡养
〔三〕化血
〔四〕化气
〔五〕化神
四、人体之精的分类
从来源上说,分为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从分布部位上说,有各脏腑之精;从特殊功能上说,有生殖之精。
日期
阳历
2015-02-10 上午
阴历
农历腊月二十三
节气
大寒
地点
门诊
天气情况

精气血津液
第2节 气
一、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
人体之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无形可见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人体之气的生成
〔一〕生成之源
人体之气来源于: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源于饮食物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以及由肺肾吸纳的自然界的清气。
〔二〕相关脏腑功能
人体之气的生成虽然有赖于全身各个脏腑的综合协调作用,但其中与肾、脾、胃和肺的生理功能尤为密切相关。
1. 肾为生气之根
肾藏先天之精,并受后天之精的充养。先天之精是肾精的主体成分,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是人体之气的根本。
2. 脾胃为生气之源
脾主运化,胃司受纳,共同完成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脾气升转,将水谷之精上输心肺,化为血与津液。水谷之精及其化生的血与津液,皆可化为水谷之气而布散全身,成为人体之气的主要来源。
3. 肺为生气之主
肺主呼吸之气,将自然界的清气源源不断地吸入体内,同时不断地呼出浊气,保证了人体之气的生成及代谢。肺又主司宗气的生成。宗气是人体之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成关系着一身之气的盛衰。
三、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
〔一〕气的运动
1.气机的概念:气的运动称作气机。
2.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升、降、出、入。
3.气机调畅的概念:气的运动通畅无阻,升降出入之间协调平衡,称作“气机调畅”。
4.气运动的意义: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人体整个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一旦停息,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终止。
〔二〕气化
1.气化的概念:人体气化,是指由人体之气的运动而引起的精、气、血、津液等物质与能量的新陈代谢过程,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2.气化的形式:人体气化的基本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