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doc

格式:doc   大小:92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doc

上传人:bkeck 2022/4/7 文件大小:9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二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不等式的根本性质
湖北省宜昌市第五中学 李绍山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本章是在学生学****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次函数的根底上,开场研究简单的不等关系。学生已经掌握等式的根
第二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不等式的根本性质
湖北省宜昌市第五中学 李绍山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本章是在学生学****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次函数的根底上,开场研究简单的不等关系。学生已经掌握等式的根本性质,同时经历理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研究过程及方法,为进一步学****不等式的根本性质奠定了根底。学****时可以类比七年级上册学****的等式的根本性质。
二、教学任务分析
不等式是现实世界中不等关系的一种数学表示形式,它不仅是现阶段学生学****的重点内容,而且也是学生后续学****的重要根底。经历通过类比、猜测、验证发现不等式根本性质的探究过程,初步体会不等式和等式的异同,掌握不等式的根本性质.
本节课教学目的:
(1)知识和技能目的:
①经历通过类比、猜测、验证发现不等式根本性质的探究过程,初步体会不等式和等式的异同。
②掌握不等式的根本性质,并能初步运用不等式的根本性质将比较简单的不等式转化为“x>a”或“x<a"的形式。
(2)过程和方法目的:
①能说出不等式为什么可以从一种形式变形为另一种形式,开展其代数变形才能,养成步步有据、准确表达的良好学********惯.
②通过研究等式的根本性质过程类比研究不等式的根本性质过程,体会类比的数学方法。
③进一步开展学生的符号表达才能,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才能。
(3)情感和态度目的:
①通过学生自我探究,发现不等式的根本性质,进步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②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对问题的本质性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情景引入,提出问题;第二环节:活动探究,验证明确结论;第三环节:例题讲解及运用稳固;第四环节:课堂小结;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情景引入,提出问题
活动内容:利用班上同学站在不同的位置上比高矮。请最高的同学和最矮的同学“同时站在地面上”,“矮的同学站在桌子上",“高的同学站到楼下一楼”三种不同的情况下比较高矮。问题1:怎样比才公平?
活动目的:让学生体会当两位同学同时增高一样的高度或同时减少一样的高度时,比较才是公平的,高的同学仍然高,矮的同学仍然矮,这是不可能改变的事实.
活动实际效果:学生对能自己参和的活动很感兴趣,体会到不相等的两个量的比较要在“公平”的情况下进展,即要加同时加,要减同时减。
第二环节:活动探究,验证明确结论
活动内容: 参照教材和多媒体课件提出问题:
还记得等式的根本性质吗?请用字母表示它。不等式有类似的性质吗?先猜一猜。
用等号或不等号完成下面的填空。
假设2 〈 3;那么
2 × 5 3 × 5;
2 ×12 3 × 12 ;
2 × (-1) 3 × (— 1);
2 × (— 5) 3 × (- 5);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