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文档名称:

混凝土道路施工.docx

格式:docx   大小:83KB   页数:3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混凝土道路施工.docx

上传人:jiyudian11 2022/4/7 文件大小:8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混凝土道路施工.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填筑区—平整区—碾压区—检验区八流程: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洒水或晾晒—机械碾压—检验鉴定—路基面整修。
(1)、填筑路基测量定位:
设置永久性平面和高程控制点,在施工范围内测量放出线路中心线位置,根据设计图纸尺寸放出路基坡脚、边沟位置,并按设计位置开挖边沟。
填料的选择及修筑试验段路基填筑前先对取土场的土样进行土工试验,以确定填料的种类、含水量等指标,符合规范要求后,可用于路基填筑,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填料,要改良土质或加强压实等措施。在施工过场中定期对取土场的土进行抽检。
在进行全路段路基填筑前,计划在管段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长100m左右一段路基作为试验段,进行现场填筑压实试验,以选定合理的压实工工艺参数、填筑层厚度,压实机械的组合方式、压实遍数等数据,以此作为路基填筑工艺的依据。
路基填土施工:
在施工中必须始终坚持“三线四度”,三线即:中线、两侧边线,且在三线上每隔20m插一小红旗,明确中线、边线的控制点;四度即:厚度、密实度、拱度、平整度。控制路基分层厚度以确保每层层底的密实度;控制住密实度以确保路基的质量及工后沉降不超标;控制拱度以确保雨水及时排出;控制平整度以确保路基碾压均匀及在下雨时路基上不积水。
在路基中心线每200m处设一座固定桩,随填筑增高。在固定桩上标出每层的厚度及标高。路基表面应具有2%~4的向外横坡,做出路肩,且在路基两侧每间隔50m(局部可加密到20m设置一道临时泄水槽至路基外排水沟,与路基填筑同步进行。确保在雨季路基上的水从泄水槽中排出,避免雨水冲刷边坡。
路基开蹬搭接前应拆除原有构造物。开蹬前应将延迟边坡上的草皮、树根及一切杂物清除干净再进行开蹬,。开灯时从坡脚向上挖台阶,要求蹬高40cm,蹬宽100cm,向内倾斜坡度为3%从底层开始,边开蹬边填土,层次要分明,为提高路基的整体性在开蹬处横向铺设土工格栅。
分层填筑:
按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压实,每200m左右或两结构物之间划分为一个施工区。分层厚度根据试验路段确定的数据严格控制,路堤每20m设一组标高点,但每次厚度不得超过30cm,不小于20cm,最大虚铺厚度不超过30cm。每层填土,沿路基横向每侧超填40~50cm宽,以方便机械压实作业,保证完工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采用自卸车卸土时,根据车容量计算堆土间距,以便平整时控制层厚度均匀。
摊铺整平:先用推土机进行初平,再用平地机进行终平,控制层面平整、均匀。摊铺时层面作成向两侧倾斜2%-4%勺横向排水坡,以利路基面排水。
c、机械碾压碾压前,先对填层的厚度及平整度进行检查,当不符合要求时,用平地机再整平,确认符合要求后再进行碾压。
开始碾压时,先用光轮压路机对松铺土表面进行预压,用平地机刮平,然后再用大吨位振动压路机碾压。
压实作业的施工顺序为:先压路基边缘,后压路基中间,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动的操作规程进行碾压。碾压施工中,压路机往返行驶的轮迹必须重叠一部分,光轮压路机重叠1/2轮宽,振动压路机重叠40~50cm相临两区段纵向重叠2m压实作业做到无偏压、无死角、碾压均匀。
碾压后应保证路床均匀密实,路床顶面横坡与路拱横坡(或超高)一致。
)路基沉陷:路基局部路段在垂直方向产生较大的沉落,形成坑塘和裂纹或因地基沉降路基整体沉降。
(1)原因分析填筑前对基底没有处理,没有对基底表面的杂草、有机土、种植土及垃圾等进行清理,对耕植土和土质松散的基底在填筑前没有压实。
路基填料选择不当,采用粉质土或含水过高的粘土等填料,不易压实。不同土质的材质没有分层填筑,而采用混合填筑。
压实机械选择不当或压实方法不对,压实遍数不够等形成压实度不够或压实不均匀。路基下存在软基,路基填筑前没有对软基进行处理,在路基自重作用下,软基压缩沉降或因承载力不足向两侧挤出,引起路基沉陷。
(2)预防措施填筑前应对基底进行彻底清理,挖除杂草、树根,清除表土有机土、种植土和垃圾,对耕植土和土质松散的基底进行压实处理,压实度满足规范要求。
宜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作为填筑材料,当采用细粒土时,如含水量最佳含水量两个百分点以上时,应采取凉晒或渗入石灰、固化材料等技术措施进行处理,填筑材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应满足规范要求。
用不同填料填筑路基时,应分层填筑,每一水平层均应采用同类材料,不得混填。土方路基应分层压实,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宜超过20cm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