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目录
总则
术语
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
4 总平面布置和平面布置
一般规定
防火间距
消防车道
5 防火、防烟分区和建筑构造
防火和防烟分区
防火墙、隔墙和楼板
电梯
二类
公共建筑
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住宅
1医院 2 高级旅馆 3 建筑高度超过50m或24m以上 部分的任一楼层的建筑面积超过 1000 rf的商业楼、展览
楼、综合楼、电信楼、财贸金融楼 4 建筑面积超过
50m或 24m以上部分的任一楼层的建筑面积超过 1500 rf的
商住楼。 5 中央级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
楼。6网局级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电力调度楼。7 省级(含计划单列市)邮政楼、防灾指挥调度楼。 8
藏书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书库。 10 建筑高度
超过50m的教学楼和普通的旅馆、办公楼、教研楼、档案 楼等。
十层至十八层的住宅
除一类建筑以外的商业楼、展 览楼、综合楼、电信楼、财贸 金融楼、商业住楼、图书馆、 书库。
省级以下的邮政楼、防灾指挥 调度楼、广播电视楼、电力调 度楼。
建筑高度不超过50m的教学 楼和普通的旅馆、办公楼、科 研楼、档案楼等。
建筑分类
精选文库
13
性能和耐火极限(h) 构件名称 ~
耐火等级
一级
二级
墙
防火墙
承重墙、楼梯间的墙、电梯井的墙、
住宅单元之间的墙、住宅分户墙
非承重外墙、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
房间隔墙
柱
梁
楼板、疏散楼梯、屋顶承重构件
屋顶
各类建筑构件 的燃烧性能和 耐火等级可按 附表A确定。
、二两级,其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等级不应低于
必须加设防火保护
, 层,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本规范表 。
一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二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裙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高层建筑地下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面积不超过 100 rf的房间隔墙,可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h的难燃烧体或耐火极限不低于 h的不燃烧体。
,当屋顶不上人时,屋顶的承重构件可采用耐火极限不 h的不燃烧体。
200kg/ rf的房间,当不设自动灭火系统时, 其
h。
柱、梁、楼板和墙的耐火极限应按本规范第
:
. 1窗滥墙、窗间墙的填充材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 当外墙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h
的不燃烧体 时,其墙内填充材料可采用难燃烧材料。
无窗槛墙或窗槛墙高度小于 m的建筑幕墙,应在每层楼板外沿设置耐火极限
h、高度不低于 m的不燃烧体裙墙或防火玻璃裙墙。
建筑幕墙与每层楼板、隔墙处的缝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
,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精选文库
38
执行。
4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
4. 1 一般规定
,应根据城市规划,合理确定高层建筑的位置、防火间距、消防 车道和消防水源等。 高层建筑不宜布置在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厂(库)房,甲、
乙、丙类液体和可燃气体储罐以及可燃材料堆场附近。 注:厂房、库房的火
灾危险性分类和甲、乙、丙类液体的划分,应按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油浸电力变压器、充有可燃油的高压电容器和多油开关等宜设置在 高层建筑外的专用房间内。 当上述设备受条件限制需与高层建筑贴邻布置时, 应设置
在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建筑内, 并应采有防火墙与高层建筑隔开, 且不应贴邻人员密集场
所。
当上述设备受条件限制需布置在高层建筑中时,
不应布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上
精选文库
15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