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9
文档名称:

2011.4.9活血化瘀法在脑血管病的应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10,035KB   页数:8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1.4.9活血化瘀法在脑血管病的应课件.ppt

上传人:精选文库 2017/1/24 文件大小:9.8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1.4.9活血化瘀法在脑血管病的应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7-1-24 2017-1-24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CM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CM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The Neurology Department of TCM The Neurology Department of TCM 中医脑病科中医脑病科 Ma Ma Yunzhi Yunzhi 马云枝马云枝活血化瘀法在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2017-1-24 2017-1-24 内容提要内容提要 3 3 3 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活血化瘀的理论基础活血化瘀的理论基础 2 2 2 概概述述1 1 15 5 5 研究进展研究进展 4 4 4 在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在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2017-1-24 2017-1-24 一、概述一、概述?活血化瘀药是指能疏通血脉,祛除血瘀的药物, 味多辛、苦,主归肝、心经,入血分。临床用于治疗血瘀证。按药物作用特点不同,可分为养血活血药, 如丹参、当归、赤芍等;活血祛瘀药,如川芎、红花、蒲黄等;祛瘀止痛药,如乳香、没药、延胡索等; 破血散结药,如三棱、莪术、桃仁等。?近年来,对血瘀的实质进行了多学科的研究认为:血瘀证是一个与血液循环有关的病理过程,它与血液循环障碍有密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流变学异常、微循环障碍、血流动力学异常等方面。 2017-1-24 2017-1-24 一、概述一、概述众所周知,微循环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微血管中的血液循环,也包括淋巴液和组织液的流动,对维持组织和器官的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祖国医学中络病学说中的孙络,作为循环中的最小结构和功能单位和现代医学中的微循环有许多类似之处。它们既是循环的通路,又是物质交换的场所。在病理上,无论是微循环障碍或是络脉病变,皆可导致血瘀证。 2017-1-24 2017-1-24 ?血瘀患者大多出现血流动力学变化,表现为某个器官或部位的循环障碍,血管狭窄或闭塞,血流量降低。血瘀证的临床表现各异,涉及病种很多,但一般均有血液“粘、浓、凝、聚”的倾向。?粘——指血液粘稠,表现为全血和血浆比粘度增加, 浓——指血液的浓度增高,表现为血球压积增加,血浆蛋白、血脂等浓度增高等。凝——指血液的凝固性增加,表现为血浆纤维蛋白原增加,凝血速度加快。聚——指血细胞聚集性增加,表现为红细胞和血小板在血浆中电泳缓慢,血小板对各种因素(如二磷酸腺苷等)诱导的凝集性增高,红细胞沉降率加快等。血瘀患者血液运行不畅,易致血栓形成、血管栓塞血瘀患者血液运行不畅,易致血栓形成、血管栓塞 2017-1-24 2017-1-24 二、活血化瘀的理论基础二、活血化瘀的理论基础?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活血化瘀血管内膜——是一层简单的半透膜性的屏障,防止微分子的弥散。 1980 年, Furchgott 和 Zawadzki 发现血管内膜可以释放一种使血管扩张的物质—— NO ,彻底改变了人们对血管内膜的认识。 2017-1-24 2017-1-24 ?脑血管病大部分是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由各种诱因引起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脑组织坏死软化或局部血管破裂出血形成血肿。?无论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在发病前都有共同的病理生理学特征:微循环障碍和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以上两方面正是血瘀证形成的病理基础 2017-1-24 2017-1-24 血管内皮细胞是血液和血管平滑肌的屏障,也是高度活跃的代谢库:它能合成多种血管活性物质, 从小分子气体的一氧化氮( NO )到肽类大分子内皮素( ET-1 )与缓激肽,对血管的舒缩功能及血液的流动性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对维持正常血液循环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内皮细胞功能内皮细胞功能 2017-1-24 2017-1-24 ?血管内皮细胞可分泌具有抗凝抗栓作用的物质如前列环素( PGI 2)和 NO ,也可产生具有促凝促栓作用的物质如 P- 选择素( Ps ,又称 GMP-140 )。?正常情况下,血管内皮细胞的促栓促凝与抗栓抗凝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血管内皮细胞分泌众多的活性物质,相互协调,相互拮抗,参与调节血管的张力,抑制血栓形成、止血、纤溶, 维持正常血液循环。 2017-1-24 2017-1-24 ?测定内皮细胞分泌物质进行的血瘀证的研究提示,血管内皮细胞内分泌功能异常可能是血瘀证发病的病理基础之一?研究表明活血化瘀药物具有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