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学科
数学
年级
八年级
第 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第 6 课时
课题
20。 方差
学习目的
1. 理解方差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 会用方差计算公式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
3. 能用样本方差估
学科
数学
年级
八年级
第 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第 6 课时
课题
20。 方差
学习目的
1. 理解方差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 会用方差计算公式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
3. 能用样本方差估计总体方差。
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方差产生的必要性和应用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其求法。
学习难点:理解方差公式,应用方差对数据波动情况的比较、判断.
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补充修订
一、出示学习目的
用小黑板或电子白板出示本节课的3个学习目的, (学习目的同上)
二、预习交流
1、粗略地描绘数据的波动情况有哪些方法?
2、设有n个数X 、X …X ,其平均数为 ,那么方差s2=
3、考察总体方差时,假设所要考察的总体包含很多个体,或者考察本身带有破坏性,实际中常常用样本的方差来估计总体的方差。
为了理解甲、乙两种农作物的苗高情况,农科院分别抽取了10株,记录它的苗高如下:(单位:cm)
甲:9、10、11、12、7、13、10、8、12、8;
乙:8、13、12、11、10、12、7、7、9、11;
问:(1)哪种农作物的苗长的比较高?
(2)哪种农作物的苗长得比较整齐?
三、分组讨论
例1为了考察甲、乙两种农作物的长势,分别从中抽取了10株苗,测得苗高如下:(单位:mm) 甲:9,10,11,12,7,13,10,8,12,8;乙:8,13,12,11,10,12,7,7,9,11
请你经过计算后答复如下问题:
(1)哪种农作物的10株苗长的比较高?
(2)哪种农作物的10株苗长的比较整齐?
四、小组展示
例题2、为了从甲乙两人中选拔一人参加初中物理实验操作才能竞赛,每个月对他们的实验程度进展一次测验,如图给出了两个人赛前的5次测验成绩甲65、80、80、85、90;乙75、90、80、75、80
(1)分别求出甲乙两名学生5次测验成绩的平均数和方差。
(2)假设你是他们的辅导老师,应该选派哪位学生参加这次竞赛,请你结合图形简要说明理由.
五、释疑解难
(1)观察以下各组数据并填空
A:1,2,3,4,5 X= ,s2=
B:11,12,13,14,15 X= ,s2=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