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川崎病28例的护理体会.docx

格式:docx   大小:2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川崎病28例的护理体会.docx

上传人:科技星球 2022/4/7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川崎病28例的护理体会.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川崎病28例的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6-0303-02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川崎病28例的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6-0303-02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以变态反应性全身小血管炎主要病理改变的结缔组织疾病,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热,皮肤黏膜病损和淋巴结肿,最严重的是冠状动脉病变,可导致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破裂等致死性并发症,发病年龄以婴幼儿见。我院自2007至2011年共收治川崎病患儿28例,所有病例均符合日本1984年9月修订的川崎病诊断标准。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男20例,女8例,男::1,年龄4月~3岁21例,~5岁5例,>5岁2例。,患儿均有持续性高热5~14天,体温在39℃~41℃,其中有22例双侧眼结膜充血,25例口唇鲜红甚至皲裂及杨梅舌;24例曾出现皮疹,18例手足末端发红硬肿。
、阿司匹林等治疗后20例治愈出院,8例病情好转出院。
2护理体会
,陌生的环境和人、有限的活动空间与时间、服药注射等一系列的治疗,都会对小儿的心理产生影响。护士要根据患儿的年龄特点了解每个患儿的心理反应,及时向家长及年长儿介绍病房环境及其他患儿,帮助其减轻陌生感。及时交待病情,解释并安慰家属。针对家长担心患儿可能发生心血管病变的不安心理,向患儿家属及大龄患儿解释需定期做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的必要性,以取得配合。
,消耗量大,胃肠道消化功能减弱,应给予清淡的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质的流质或半流质的饮食,以满足患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患儿体温常达38~40℃以上,呈稽留热或弛张热,为防止高热惊厥的发生,需及时控制体温。保持室内通风,空气新鲜,采用松解衣服、温水擦浴、冰袋降温等物理降温措施。体温过高时配合药物降温,如萘普生,泰诺等。同时鼓励患儿多饮水。对出汗较多者及时更换衣服并及时静脉补充液体,防止水电解质紊乱。
,因此要密切观察有无心血管症状,急性期有巨大冠状动脉瘤或恢复期冠脉狭窄患儿易发生心梗,表现为面色苍白,呕吐,呼吸困难,胸痛,腹痛,发现可疑患儿,应立即吸氧、镇静、心电监护,积极纠正心律紊乱,控制心衰,提升血压等治疗,必要时立即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本组16例有心血管系统病变的患儿经积极监护治疗均未发生心肌梗死,6例发生冠状动脉瘤的患儿随访8~12个月时动脉瘤消散。
、五官的护理密切观察皮肤黏膜、肢端病变情况。注意观察皮疹的特点,保持皮肤清洁,衣裤应用质地柔软而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