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商务区规划二路与路交叉道口开口应急救援预案.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商务区规划二路与路交叉道口开口应急救援预案.doc

上传人:WonderB 2022/4/7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商务区规划二路与路交叉道口开口应急救援预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商务区规划二路与**路交叉道口开口应急救援预案
道路开口应急救援预案 一、概述 为加强对施工生产安全事故的防范,及时做好安全事故发生后的救援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组长的项目部人员分别兼职构成。
现场抢救组:项目部安全负责人为组长,项目部全体人员为现场抢救组成员:
医疗救治组:项目部医务负责人为组长,全体医务人员为医疗救治组成员;
后勤服务组:项目部后勤负责人为组长,全体后勤人员为后勤服务组成员;
保安疏散组:项目部保安负责人为组长,全体保安员及志愿者为组员。
应急系统的分工及人数应根据事故现场需要灵活调配。
应急领导小组职责:施工发生安全事故时,负责指挥工地抢救工作,向各抢救小组下达抢救指令任务,协调各组之间的抢救工作,随时掌握各组最新动态并做出最新决策,第一时间向110、119、120、企业就援指挥部、当地政府安监部门、公安部门求援或报告灾情。平时应急领导小组成员轮流值班,值班者必须住在工地现场,手机24小时开通,发生紧急事故时,在项目部应急组长抵达工地前,值班者即为临时就援组长。
事故现场领导小组组长的职责:所有施工现场操作和协调,包括与指挥中心的协调;现场事故评估;保证现场人员和公众应急反应行动的执行;控制紧急情况;做好与消防、医疗、交通管制、抢险救灾等各公共救援部门的联系;

现场抢救组职责:采取紧急措施,尽一切可能抢救伤员及被困人员,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抢救可以转移的场区内物资;转移可能引起新危险的物资到安全地带。启动场区内的消防灭火装置和器材进行初期的消防灭火自救工作;协助消防部门进行消防灭火的辅助工作。
医疗救治组职责:对抢救出的伤员,视情况采取急救处置措施,尽快送医院抢救。引导现场作业人员从安全通道疏散;对受伤人员进行营救至安全地带。
后勤服务组职责:负责交通车辆的调配,紧急救援物资的征集及人员的餐饮供应。迅速调配抢险物资器材至事故发生点;提供和检查抢险人员的装备和安全防护;及时提供后续的抢险物资;迅速组织后勤必须供给的物品,并及时输送后勤物品到抢险人员手中。
保安疏导组职责:负责工地的安全保卫,支援其他抢救组的工作,保护现场。疏散场区内外人员撤出危险地带。对场区内外进行有效的隔离工作和维护现场应急救援通。
四、救援器材 公司每年从利润提取一定比例的费用,根据公司施工生产的性质、特点以及应急救援工作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有选择地配备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对应急救援器材、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不得挪作他用。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后,公司的的机械设备、运输车辆统一纳入应急救援工作之中。

公司应配备下列救援设备、器材:
①医疗器材:担架、氧气袋、塑料袋、小药箱;
②抢救机具:一般工地常备机械、设备、工具即基本满足使用;
③照明器材:手电筒、应急灯36V以下安全线路、灯具;
④通讯器材:电话、手机、对讲机、报警器;
⑤灭火器材:灭火器日常按要求就位,紧急情况下集中使用。
五、通信联络 公司必须将110、119、120、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成员的手机号码、企业应急领导组织成员手机号码、当地安全监督部门电话号码,明示于工地显要位置。工地抢险指挥及保安员应熟知这些号码。
六、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终止和终止后工作恢复 当事故的评估预测达到起动应急救援预案条件时,由应急总指挥启动应急反应预案令。
对事故现场经过应急救援预案实施后,引起事故的危险得到有效控制、消除;所有现场人员均得到清点;不存在其它影响应急救援预案终止的因素;应急救援行动已完全转化为社会公共救援;应急总指挥认为事故的发展状态必须终止的;应急总指挥下达应急终止令。

应急救援预案实施终止后,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事故现场和物证,经有关部门认可后可恢复施工生产。
对应急救援预案实施的全过程,认真科学地作出总结,完善应急救援预案中的不足和缺陷,为今后的预案建立、制订、修改提供经验和完善的依据。
七、事故报告 工地发生安全事故后,企业、项目部除立即组织抢救伤员,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保护事故现场,做好善后工作外,还应按下列规定报告有关部门:
轻伤事故:应由项目部在12小时内报告企业领导、安监部和企业工会:
重伤事故:企业应在接到项目部报告后4小时内报告上级主管单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工会组织:
死亡事故:企业应在接到项目部报告后2小时内报告上级主管单位、安全监督部门、工会组织和人民检察机关,填报《事故快报表》,企业安监部负责安全生产的领导接到项目部报告后4小时应到达现场;
急性中毒、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