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城市轨道信号系统3
一、初创阶段
2、信号基础设备
不足:
调度集中、自动驾驶等由于工艺和质量问题难于正常使用,
旅客向导系统只有有线广播,没和列车到发时刻连接,性能
较差。
(1)自动闭塞
轨道电路:移频轨道电路
显示方式:“P车载子系统的研制与生产
(3)ATP车载设备的主要技术特点:
车载计算机采用微机系统,按双机双工方式工作
控制方式为阶梯式
信息接收装置采用数字化通用型设备,适用于接收各种轨道电路信息,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测速采用独立双通道,2套速度传感器安装在不同转向架的2个轴上,按高速值优先录取。
为防止列车非正常后退,列车退行距离大于3M或退行时间大于5s 时采取紧急制动。
二、过渡阶段
4、国际先进信号系统的引进
(1)北京地铁1号线和复8线
1号线:
1989年,引进英国西屋公司的ATC系统,FS2500型轨道电路;联锁采用国产6502 电气集中系统,采用国产的信号机、转辙机和车辆段轨道电路。
复8线:采用英国西屋公司的ATC系统,配套国产的继电连锁设备,车站计算机连锁设备和信号微机监测设备。
二、过渡阶段
4、国际先进信号系统的引进
(2)上海地铁1号线
1989年,引进阿尔斯通美国公司(原美国GRS公司)AuTC系统,无绝缘轨道电路,数字调幅方式,8种不同调制码率,阶梯式速度控制方式,追踪间隔2min,正线道岔连锁区域和车辆段采用国产6502 电气集中。
(3) 引进国际先进信号系统的成效
无绝缘轨道电路
双套智能型ATP车载装置
小型计算机系统自动调度列车运行及排列进路
列车自动驾驶
一、城市轨道交通信号技术的发展趋势
4、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1)网络化
(2)信息化
(3)智能化
5、通信技术与控制技术结合
“3C ”技术的应用,代替轨道电路,构成新型列控系统
CBTC系统的基本特点:
列车与地面之间有各种类型的无线双向通信
保留闭塞分区的概念
一、城市轨道交通信号技术的发展趋势
6、通信信号一体化
7、安全性与可靠性分析理论的广泛应用
IEC61508—安全相关系统的设计和评估标准
要求:
功能性
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安全功能和及相关硬/软件安全完整性等级
效率性
可用性
轻便型
一、城市轨道交通信号技术的发展趋势
8、信号系统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包括:技术规范和安全规范
优势:
新产品开发费用低
新产品可与老产品兼容
实现设备的互通和互联
公开规范和标准、开放市场,促进竞争,降低成本,以获取最佳产品和最优价格。
二、代表技术发展方向的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
1、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代表世界上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我国已开通:香港机场线、武汉轻轨1号线
建设中:上海地铁8号线,广州地铁3~6号线等
2、 CBTC的优势
(1)列车与轨旁设备实时双向通信,信息量大。
(2)减少轨旁设备,便于安装维修,利于紧急状态下利用线路作为人员的疏散通道,有利于降低运营成本。
(3)便于缩短列车编组,降低土建工程投资;实现列车双向运行而不增加地面设备,有利于线路故障或特殊需要时的反向运行控制。
二、代表技术发展方向的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
2、 CBTC的优势
(4)适用各种类型、车速的列车,克服了准移动和固定闭塞系统地对车信息跳变的缺点,提高了列车运行的平稳性,增加了乘客的舒适度。
(5)可实现节能控制,优化列车运行统计处理。缩短列车运行时分等多目标控制。
(6)移动闭塞系统,尤其是采用高速数据传输方式的系统,将带来信息利用的增长和功能的扩展,有利于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7)确立“信号通过通信”的新理念,使列车与地面(轨旁)紧密结合、整体处理,改变以往车地相互隔离、以车为主的状态 。
(8)由于移动闭塞系统具有很高的实时性和响应性的要求,因此,其对系统的完整性要求高于其他制式的闭塞方式,系统地可靠性也应具有更高要求。
(9)系统传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是系统关注的核心,尤其是利用自由空间波传输信息的基于无线的移动闭塞系统,其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更高。
第六节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发展趋势
InnoTrans-柏林国际轨道交通展是世界上最大的轨道交通展会,
每2年一次在德国柏林举办。
第六节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发展趋势
参展的中国企业共有15家,包括北车集团、太原重工、今创集团、深圳华为等等。
第六节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发展趋势
中国北车集团的展位
第六节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发展趋势
2019年6月28日,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2019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及装备展览会(METRO CHINA 2019)”将于2019年11月1日至4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
第六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