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8
文档名称:

镇江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164KB   页数:7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镇江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清懿 2022/4/8 文件大小:16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镇江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
镇江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讨论稿〕
2011—2015年,是我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是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向农业现代农业迈进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镇江现代农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对底,全市累计流转土地面积57万亩,占农户家庭承包面积的%;累计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89
5
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农业保险稳步推进,险种由最初的粮食向能繁母猪、高效设施农业拓展,全市主要农作物保险覆盖面超过95%,%;全市农业巨灾风险准备金已经到达1416万元;全市建成较为标准的镇级“三农”保险服务站31个、村级“三农”保险服务点112个。项目农业机制创新力度大,从2008年起实施市级重点农业项目竞争立项运行机制,共中标项目28个,1680万的财政资金撬动了民间资金投入高效农业,实施总面积万亩。
6、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围绕农产品产、加、销各个环节,推进农产品全程质量管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蔬菜农药残留、生猪及其产品违禁物残留、生鲜乳违禁物残留例行监测合格率分别到达96%、99%和99%。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截止2010年底“三品”总量达485个〔无公害180、绿色134、有机171〕,比2005年增加286个;“三品”基地面积万亩,比2005年增加万亩。注重农产品品牌培植,全市国家级、省级农产品品牌分别到达12个、41个,比2005年分别增加了2个、11个。
7、农业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新建农村“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3600处,规模畜禽场沼气治理工程50处,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6处,秸秆综合利用率到达95%,农业面源主要污染物总氮、总磷排放量削减20%以上。,建成村庄绿化达标村550个、示范村167个,丹阳、扬中、丹徒等3个辖市区通过了省林业局村庄绿化整体推进县建设的验收。%%。
5
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和病死树数量连年呈现双下降趋势,没有发生大的灾害性损失。建设了市级森林防火指挥中心,组建和完善了专业、半专业防火队伍23支,“十一五”期间未发生一起较大森林火灾。
8、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预计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0700元,%,年平均增幅到达1%。特别是种粮效益明显提高,对农民人均增收奉献1061元;高效农业增收效应明显,预计2010年农民从高效农业中人均实现收入1916元,比2007年增加了1116元(高效农业从2007年开始统计)。
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原有的深层次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农业生产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农业劳动力素质结构下降;二是农业基础设施依旧薄弱,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事件多发频发,农业的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三是农业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力不强,农产品加工能力不强,实现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幅度不大;龙头企业与农业主导产业的关联度不高,真正能带动周边农户互动的企业不多。四是农民创业难度大,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不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五是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不完善,农产品“卖难”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六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未能较好地适应市场化条件下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
二、“十二五”面临的发展机遇和主要挑战
 “十二五”是镇江经济实现“跨越发展,后发先至”的关键时期,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既面临着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又面临着各种严峻的挑战和考验,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环境将发生重大
6
变化。
一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发展受市场的约束越来越明显;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在追求产量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农民收入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农产品产量和提高价格,向依靠结构调整和提高品质转变;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的步伐进一步加速。
二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农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有利于我市劳动密集型特征和比较优势的应时鲜果、绿色蔬菜、高档茶叶、健康畜禽、长江水产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我市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现代化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我市农产品品质结构还不尽合理,农产品的化肥、农药施用量不符合国际标准,农产品的出口创汇受到影响。
三是农业科技日新月异。随着世界范围内新的农业技术革命加快,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将取得突破性进展,一大批先进适用的农业新科技成果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为加快我市农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