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古诗词鉴赏之三:山水田园诗
盛唐山水田园诗兴盛的原因:
盛唐时期社会安定,国力强大,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全面繁荣。
文人士大夫的物质生活优裕,为漫游行旅、赏玩山水提供了条件。
社会上佛道思想流行,道家崇尚自然及返朴归真的追求和佛家禅宗的净心明性的境界,为诗歌提供了文化及审美心理的基垫。
文人的隐逸情怀也与山水田园诗的形成有紧密的关系,但此际并非为隐而隐,而是酿成了一种向往自然、追求超然独立的文化心态和崇尚自然的审美趣味。
此外,晋以来的田园诗、山水诗的创作,也无疑提供了艺术上的借鉴。
盛唐气象:
1、盛唐诗歌充分表现了盛唐精神
对进步政治理想和个性解放的强烈追求
乘时而起建功立业的急切欲望和坚实信念
大胆的批判精神和昂扬的进取精神
2、盛唐诗歌建构起新的诗歌审美范式
雄健刚劲的风骨美
高远浑成的意境美
清水芙蓉的自然美
3、盛唐诗歌流派众多,风格多样
山水田园诗的主题:
表现返朴归真、怡情养性的情趣,抒写隐逸生活的闲情逸志;
表达对官场、现实生活的厌倦,对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的向往;
表达某种特定的情感、思想和愿望;
诗歌例举: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
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
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
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
倾家事南亩。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这类诗的语言特点:
清新自然、质朴自然  
平淡自然、真淳质朴
明快清新、简洁质朴
王维山水诗的特点:
(1)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是诗情与画意的高度统一。苏轼曾评论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志林》)他善于发现和捕捉自然景物的形象特征和状态,以画家的绘画技巧去构图和选择色彩,并将诗人对自然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及精神境界融入到景物之中,创造出优雅秀美的艺术境界。(2)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其中有些诗在幽邃、寂静、空灵的艺术境界中,直接透入了禅宗佛理的观照,是禅意、禅趣在诗境中的艺术体现。(3)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既有陶渊明诗歌的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也有谢灵运诗歌的细致精工的刻写。语言清新明快,洁净洗练,是朴素平淡与典雅秀美的完美结合。而且语言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
孟浩然的诗歌特点:
(1)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的风格大多是平和冲淡,清新自然,不尚雕饰,而又能超凡拔俗。沈德潜评论说:“孟诗胜人处,每无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正复出人意表。”(《唐诗别裁》)闻一多说:“淡得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唐诗杂论》)他的田园诗写得平淡自然、质朴真淳,富有生活气息。(2)孟浩然的诗歌语淡而味浓,正如沈德潜所论:“襄阳诗从静悟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唐诗别裁》)他的诗歌善于运用平淡的语言,融入个人的主观感受和情感意蕴,创造出清远拔俗的艺术境界,蕴含了浓厚的诗歌情致韵味。
鉴赏方法:
首先看题目,看题目后再读诗;
其次是借助意象初步推断作者的情感;
第三是研读诗歌,多角度探究诗人的内心世界;
第四是分析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例示:
田家元日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注释:强仕:四十岁;无禄:无官位;
1、题目审视:你读出什么?
2、作者的情感是什么?
3、作者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