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一、判断题: 1 、中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转换快的原因是和老百姓接受高等教育的心理预期值迅速变化有关系的。对 2 、高等教育现在的主要矛盾是社会公众接受高质量高等教育迫切需求与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严重短缺之间的矛盾。对 3 、独立学院是相对独立的,不需要依托于公立大学母体之上,不需要社会力量或者和政府合作。错 4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有:规模急剧扩大、效益显著提高、投入平稳增加、结构不断优化、体制改革取得突破。对 5 、今后一个时期大学教学改革的重点是以下几个个趋势:加大教师的培养力度, 探索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 注重探究式的学习, 怎么样创造性的运用信息技术。错 6 、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不断优化,包括了以下几个结构: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结构、高等学校的层次类型结构、大学内部人才培养层次、类型结构、大学内部学科结构和专业结构。对 7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对二、填空题: 8 、全国现在 2300 余所大学,教育部的直属大学 75 所。 9、专家学者把大学文化分成为以下几个方面: 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 10、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 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 11 、经济发展背景对我们高等教育提出的挑战有: 大众化、多样化、高质量。 12、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任务是: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高等教育公平、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 .. 13、教育改革的工作方针是: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14、《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 2020 年, 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 其中两基本指的是: 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15、《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 16、《教育规划纲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7、《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 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主要实现途径是“三个坚持”,即: 坚持德育为先; 坚持能力为重; 坚持全面发展。 18、《教育规划纲要》把促进公平作为的重要基础, 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 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 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19、《教育规划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提出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20、《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教育发展的八项任务是: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发展继续教育、重视和支持.. .. 民族教育事业、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 21、《教育规划纲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提出教育改革的六项任务是: 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扩大教育开放。 22、《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六大保障措施是: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保障经费投入、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推进依法治教、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加强组织领导。 23、《教育规划纲要》以加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为重点,在 2010-201 2 年组织实施的十个重大项目是: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推进农村学前教育、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发展民族教育、发展特殊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教育信息化建设、教育国际交流合作。 24、《教育规划纲要》根据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试点先行、动态调整的原则, 选择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的十个重大改革试点是: 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试点、终身教育体制机制建设试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试点、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试点、地方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改革试点、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 25、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缩小三大差距,即: 切实缩小校际差距, 加快缩小城乡差距, 努力缩小区域差距, 着力解决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