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谚语中的养生大智慧.docx

格式:docx   大小:10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谚语中的养生大智慧.docx

上传人:niupai21 2022/4/8 文件大小:1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谚语中的养生大智慧.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谚语中的养生大智慧
秋收
1. 秋天宜收不宜散这句谚语正好应了中医的“秋收冬藏”。“收”的关: .
谚语中的养生大智慧
秋收
1. 秋天宜收不宜散这句谚语正好应了中医的“秋收冬藏”。“收”的关键是收敛肺气。润肺养肺,要少辛多酸。
2.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两季,人体阳气以外发为主;秋冬时节,要注意阳气的收与藏。
秋炼
3. 秋日登高望远老年人适合爬行一些山势平缓、海拔不高的小山,量力而行。有高血压、心脏病或骨关节炎、骨质严重疏松等基础病的老人,如果想登高,建议坐索道上山。
秋冻
4.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这体现了中医因时制宜的思想。①秋冻应遵循
“昼薄夜厚”的原则。气温明显下降后,最好在起床时就添加衣服;气温回升时,减衣服更须在早上起床时进行。②患胃肠病、关节病、老慢支、肺气肿、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外周动脉供血障碍及没有稳定控制的高血压患者等,最好不“秋冻”。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这表示要注重足部的保暖。用生姜、艾叶、威灵仙、木瓜、杜仲、延胡索、牛膝、桑寄生、陈皮、川芎各5克,煮水泡脚,可温阳理气、祛风祛湿、活血化瘀。
5. 秋风起兮百病生秋天百病易生正是源于秋风起矣。因此,尤其是深秋接近立冬时,起风时及时躲避,出门前做好保暖,晚秋出门最好戴条围巾。
秋燥
6. 燥邪伤人,耗人津液燥邪伤津,会出现皮肤干燥、口干鼻燥、两目干涩等症状。天津市南开医院中医博士孟凡征,秋燥有分别,中秋节前属温燥,中秋节后为凉燥。建议温燥时饮用桑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