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7
文档名称:

《八佰》观后感范文.docx

格式:docx   大小:50KB   页数:6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八佰》观后感范文.docx

上传人:haha 2022/4/8 文件大小:5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八佰》观后感范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八佰》观后感
《八佰》观后感
  看完一部作品后,信任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八佰》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库里的“八佰”勇士,拼死保卫上海的英勇行为,让人感动,他们的志气让人钦佩,他们用鲜血铸成抗日斗争的坚实长城,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敬重和支持,也彻底唤醒了失去信念和志气的麻木国人和沉睡的中华民族,彻底变更了世界对日本侵华的丑陋罪恶行为的纵容看法。让全世界看到中国军队没有放弃反抗,他们始终还在英勇地战斗,“中华民族没有亡,中国没有亡!”
  影片深化刻画了租界区歌舞升平、霓虹绚烂和仅一河之隔的四行仓库内凄惨壮烈、血肉模糊的剧烈对比,呈现抗日斗争时期旧中国的没落和悲伤,民族意志力的松散、涣散,国家存亡奄奄一息。国家太须要一场英勇悲壮的战斗,来鼓舞人心、重新凝合民族力气,来震慑外来侵略。此刻,四行仓库里的“八佰”勇士浴血奋战,保卫家园的壮举,正值其时,在淞沪大地上燃起星星之火,凝合燎原之势。
  影片塑造了国民军队至死不屈的英勇形象和多数被卷入斗争的一般百姓的视死如归。在这“八佰”勇士中,许多只是“无缚鸡之力”的百姓、许多还只是孩子,但面对国耻家恨,毅然选择捐躯报国,捍卫民族尊严。虽无名于史册,但他们誓死抗争的志气和决心,深深地刻在了中华民族的不朽丰碑上,烙在了祖国人民的心中。










  当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旗帜,虽千疮百孔却依旧矗立在四行仓库顶上时,当租界的铁栅栏伸出国人接纳的双手时,中华民族站起来了!
《八佰》观后感3
  当我成尘时,你必能望见我的微笑。——题记
  有句话说得好:“天堂离地狱只有一步之距。”电影里的800壮士也正是如此。在第一次看这部电影之前,我也听说过一些关于800壮士的故事,但看完电影之后还是会忍不住落泪。1937年,抗日时期,中国在淞沪斗争最终只留下了一个师的军力去打后卫,反抗上海日军,最终却零零散散只剩了几百人。他们只有400多人,对外却宣称有800人,而他们的志气和力气也远远不止800人。日军用完了一切非人的手段,但他们一次次的扛了下来,用行动告知世界,中国人还没有放弃!
  四行仓库在苏州河的一岸,而另一岸是租界。开头,我看到了那些租界里的国人如鲁迅先生笔下一般的麻木不仁:夜晚的租界依旧灯火通明,仿佛对岸的斗争不存在一般,有些人竟然还在赌博,这也是将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表现的淋漓尽致啊。










  电影中,端午和小湖北都是孩子,他们在影片的最终都“醒了”,成了当时的勇士,他们的举动与影片中的老算盘和一个老头形成了显明对比。前者心中刚起先还在各种纠结,最终也为国家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后者为了自己活命,想尽方法逃离战场。最终一战时老算盘看到对岸的战况,他下了车,也去岸边望着,虽然只有一个镜头,但忍不住让我产生遐想,他是不是懊悔了?他是不是也想回到对岸,帮助他们去击退日军?他是不是也“醒了”?
  电影中还有一个情节:日本人打算摆好钢板阵,向四行仓库进行攻击,于是那里的战士个个都绑上炸弹,跳到日本人的阵形里,才使日本人撤退,爆炸声响彻天际,对岸租借的人也是非常惊异,日本人说好的三小时攻下四行仓库也不了了之。
  他们跳下楼时我非常惊羡,世界上真的有不怕死的吗?没有,他们也怕但他们却有舍己为人、前仆后继、奔赴战场的精神,这是最珍贵的。
  前年暑假,我和家人一起去了上海旅游,自然也去到了四行仓库的遗址。现在回想起当时的场景,依旧很清楚破烂不堪的墙体,上面有一堆又一堆被于弹打了凹陷的印子,黑一块白一块完全无法想象当时战况原委有多激烈。










  狼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