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5
文档名称:

2022幼升小试题正文.doc

格式:doc   大小:75KB   页数:5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2幼升小试题正文.doc

上传人:琥珀 2022/4/8 文件大小:7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2幼升小试题正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
2022幼升小试题正文
第一篇:2022幼升小试题
2022幼升小就要浓重登场了,距离4月14日报名+入学面试已经不到一个星期了。小编搜集了一些2022幼升小预测试题,大家赶紧热身吧~
“树上有5只鸟,打死一只,树上白兔快。”请你说说,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跑得最快,()跑得最慢。
39、自我介绍
指导语:小朋友。今天老师与你交朋友,你告诉我你家的情况好吗?老师问你,你听清楚,回答老师。
(1)你姓什么?叫什么名字?你今年几岁了?
(2)你家住在哪里?你家有几口人?
(3)你爸爸叫什么名字?干什么的?
(4)你妈妈叫什么名字?干什么的?你长大了想做什么?
(5)现在,你把家里的情况连起来对老师说一遍,怎么说呢?
7
40、为啥北极熊不吃企鹅?
41、一个正方形是四个角,问:在角上切了一个角之后还剩几个角?
42、小红参加数学竞赛,和参加竞赛的每个人握一次手。小红一共握了39次手,问参加数学竞赛的一共有多少人?
43、小鸡和小鸭一起在路上走,小鸭掉到坑里了,小鸡应该怎么把小鸭救上来?
44、常识题:鸡和鸭有什么不同?
一、语言表达
师生对话
1.你的名字,家长姓名,工作单位,家里电话号码是多少?
2.在哪个幼儿园读书,学过哪些课,最喜欢学什么,为什么?
3.说一件你最高兴(或最伤心)的事。
4.看图说话。
(评分标准:看说话是否流利,表达是否完整,普通话是否标准。)
二、观察,记忆
1.一幅图上画了10-2022品,先让学生看15秒钟,然后遮住图,让学生回忆看到了什么。
8
2.老师在黑板上画图或写字,让学生看30秒钟后擦掉,然后让学生在纸上按原样画或写出来。
3.听一段故事后,把大意复述出来,并且能根据故事内容回答老师的提问。
(评分标准:看观察是否仔细,记忆是否准确,迅速,在记忆基础上理解力怎样。)
三、积累,联想,创造
1.词语接龙(可以音同字不同)。
2.任选1-2首诗歌或儿歌背诵。
3.给出三个词语,让学生联想造句或说几句话。
4.有一个皮球掉到小河里去了,你能想出办法把它拿上来吗?
(评分标准:看语言准备和操作能力,测试儿童的创造潜能,凡是语汇丰富,想象大胆解决难题的办法越多或独特的适当加分。)
题型一:哥哥有4个苹果,姐姐有3个苹果,弟弟有8个苹果,哥哥给弟弟1个后,弟弟吃了3个,这时谁的苹果多?
专家解析:考察运算能力和想象能力。家长可以引导孩子通过画图来解决此类问题,画图可以直观的显示出谁比谁多多少,熟练之后,孩子自然在大脑里形成抽象的数概念。
10
题型二:小明今年6岁,小强今年4岁,2年后,小明比小强大几岁?专家解析:考察常识问题。年龄问题是同增同长,家长可以用自己的年龄和宝宝的年龄为例来给孩子讲年龄问题。
题型三:
1、同学们排队做操,小明前面有4个人,后面有4个人,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2、同学们排队做操,从前面数,小明排第4,从后面数,小明排第5,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专家解析:考察想象能力。家长可以引导孩子画图形来解决人数问题,比如用圆圈代表人,渐渐培养孩子想象的能力。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很多小朋友首先会数一数有几个小朋友,然后脱口而出,所以,这些小朋
友的答案是数出来的,而不是通过真正的思考得出来的。也许很多家长也会有这样的思维方式,直接数一遍不就知道了!事实上,这样简单的排队问题已经上升到思维层面。
题型四:有一本书,小华第一天看了2页,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看2页,第4天看了多少页?
专家解析:考察想象能力。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摆木棒或者画圆圈来代表每天所看的书页,依次增多,这样第四天所看的书页就出来了。
10
题型五:有8个皮球,如果男生每人发一个,就多2个,如果女生每人发一个,就少2个,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老师给9个三好生每人发一朵花,还多出1朵红花,老师共有多少朵红花?
专家解析:考察一一对应。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摆木棒,每根木棒代表一个皮球,一一对应,可以看出男女各有多少。
题型六:树上有8只鸟,飞走5只,又飞来3只,树上有几只鸟?解析:如果有难度,可以启发孩子去摆一摆或者画圈圈、掰手指都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当然如果心算就更好了。如果孩子觉得非常困难,第一步需要知道加减的意义,简单的两个数字的计算,逐步过渡到加减混合计算,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仅仅让孩子理解简单加减的意义,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比如,让孩子理解加的意义,不能单纯的说几加几等于几,需要众多具有“加”的意义的词,和“加”结合在一块儿,让孩子感知“加”的意义。我们可以这样讲:宝宝有2块糖,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