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小蝌蚪找妈妈》大班教案
《小蝌蚪找妈妈》大班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化工作者,时常须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实力。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我细心整理的《小当留意什么呢?
(2)今日我们表演的时候老师还有一个要求,表演结束后我们要选出6个最佳表演奖,每种小动物中选出一个表演得最好的小演员。
(3)什么样的表演可以评为最佳表演奖?
。
师:小演员们都打算好了吗?演出就要起先了。请观赏表演嬉戏《小蝌蚪找妈妈》
幼儿进行表演。
。
(1)师:你们觉得今日的表演中,谁可以获得"最佳表演奖"?为什么?(从声音、动作、表情等进行评价)
(2)刚才的嬉戏中遇到了什么困难?该怎么办?
《小蝌蚪找妈妈》大班教案3
目标:
1、知道故事的名称、角色和主要的情节。
2、理解故事的内容,了解蝌蚪变成青蛙的成长过程。
3、丰富对春天特征的感受和相识,观赏有关描述春天的语句。
打算:
1、幼儿已在自然角里饲养小蝌蚪,并视察到了解蝌蚪变青蛙的生长过程。
2、故事的录音、图片或幻灯。
过程:
1、出示“小蝌蚪”
图片,引起幼儿听故事的爱好。
师:
“你们知道这是谁吗?今日有段好听的故事,讲的就是小蝌蚪的事,故事的名字叫《小蝌蚪找妈妈》。
2、老师讲解并描述故事一遍,并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中主要讲的是谁?
(2)小蝌蚪把哪些动物当成自己的妈妈了?小蝌蚪为什么会认错妈妈吗?
3、老师边演示图片边讲解并描述故事,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提问:
(1)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青蛙妈妈生的黑乎乎的卵变成了什么?
(2)小蝌蚪找妈妈先遇到了谁?后来遇到了谁?为什么会把她们当成自己的妈妈?
(3)小蝌蚪的妈妈原委是谁?为什么小蝌蚪和它的妈妈长的不像呢?
(4)小蝌蚪最终怎么变成青蛙的?
4、再次倾听故事,感受美丽的语句。
提问:“你最喜爱故事中哪一句描述春天的话?
5、幼儿跟录音边看图边讲解并描述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活动反思:
我觉得这节课的设计整体来说是自然、流畅、轻松活泼的,教学内容符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方式,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具是孩子们兴致盎然。首先从老师问孩子们,回家没望见自己的妈妈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导入,让幼儿知道孩子和妈妈的关系,之后出示《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这不仅集中了幼儿的留意力,也让幼儿有了一个丰富的想象空间。从活动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对老师的操作活动有着很深厚的爱好,通过自己的表达,孩子们对小蝌蚪的各种动态有了肯定的理解,老师先让孩子了解小蝌蚪的特征,再让幼儿探讨小蝌蚪游动的反向,是怎样变更小蝌蚪游动的方向的,突出了本节活动课的重点。将语言发展,数的感知,探究奇妙的融合在一起。
《小蝌蚪找妈妈》大班教案4
一、活动目标:
1、、在做做玩玩嬉戏活动中帮助幼儿建立物数对应,进一步理解10以内数的实际意义,巩固对数的形成的相识。
2、在熟识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运用学过的学问帮助小蝌蚪找妈妈,从而获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