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5
文档名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138KB   页数:1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2112770869 2022/4/9 文件大小:1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21-2021学年度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
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设计
第1课时:秒的相识
教学目的:
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识的生活情境中沟通、合作,自主相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2时=〔 〕分
〔1〕老师:1时等于……?〔学生答〕那2时呢?
〔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
〔3〕反响
a、60+60=120分
b、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
〔4〕老师小结。
2、完成第4页“做一做〞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老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方法〔一〕:时、分、秒是从大到小的单位,像百位、十位、个位一样;
方法〔二〕:时、分、秒中从小单位向相邻大单位换算,即秒向分换算,分向时换算是满六十进一,进位原理及个位到十位、十位到百位的进位类似。
60秒=1分〔10个1=1个10〕
60分=1时〔10个10=1个100〕
反过来也是一样的。
3、教学例2。
〔1〕老师投影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细致视察图,说说图意:小明7时30别离家,7时45分到校。
〔2〕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3〕学生讨论答复,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
a、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b、45-30=15,是15分钟。
4、小结
5、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台下的学生扶植算一算。
三、稳固练****br/>1、完成第5页“做一做〞。
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
2、填空:
〔1〕50分比1时少〔 〕分,1时比45分多〔 〕分。
〔2〕一节课是〔 〕分,课间休息〔 〕分,再加上〔 〕分,就是1时。
3、竞赛:老师口头报时刻,如:3时至3时45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老师赐予嘉奖。
四、全课总结,回来评价:
老师:如今是几时几分?我们刚刚是从9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如今经过了几分?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
本事,长大更好地建立祖国。
教学反思:
第3课时:时、分、秒的练****br/>教学目的:
1、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理论活动中充分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2、通过练****学生比较娴熟地进展一些简洁的时间计算。
3、进一步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加学****数学的爱好和信念,形成独立思索的****惯。
教学重点:时间单位的简洁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时针的学问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根本练****br/>1、完成“练****一〞第3题。
要求学生先估计,再实际进展验证,验证的数据可以由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
2、完成“练****一〞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比较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展比较,只要说得有道理就行。
3、完成“练****一〞第5题。
读读书上的三个例子,并要求学生依据生活经验说一说做这些事情须要多长时间。
4、完成“练****一〞第6题。
先让学生尝试做一做,分别测量在跑步或跳绳后,1分钟内心跳和呼吸次数的改变状况。
5、完成“练****一〞第8题。
学生计算经过的时间。假如部分学生有困难,让他们借助钟面模型加以演示、理解,老师赐予适当的扶植。
6、完成“练****一〞第9题。
指名说说题意。学生独立列式,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二、补充题目。
1、1分=〔 〕秒 4时=〔 〕分 9分○9秒 36分○2时
5分=〔 〕秒 150秒○2分 400分○4时 10分○1时
2、电影奇妙的宇宙从2:05开始,到2:50完毕,这场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
三、全课总结:你如今回算经过的时间吗?计算经过的时间应留意什么?
四、布置作业:“练****一〞的第10、11题。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设计
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目的:
1、使学生驾驭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展口算。
2、可以从生活中发觉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3、培育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进步思维的敏捷性。
教学重点:
1、正确地进展两位数加法的口算。
2、可以依据详细状况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育学生的口算实力。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或一位数。
26+30 4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