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x

格式:docx   大小:52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2112770869 2022/4/9 文件大小:5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重点聚焦
  1.混合物的分别原理和分别方法。
  2.混合物分别方法的操作。
  3.离子的检验及检验试剂的选择。
  4.物质分别与提纯过程的简洁设计。
  5.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6.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黑色墨水中不同颜色的物质
4.离子的检验
  一般来讲,阳离子的检验需选择适宜的阴离子,阴离子的检验需选择适宜的阳离子,并要求具有特殊的明显现象。这就须要选择适宜的检验试剂及其添加依次,以避开干扰离子的干扰。
待检离子 选用试剂 反响现象
Al3+ NaOH 白色沉淀,碱过量后沉淀溶解
Fe3+ KSCN 出现血红色溶液
Ca2+ Na2CO3
HCl 白色沉淀,加盐酸后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Cl- AgNO3
HNO3 不溶于HNO3的白色沉淀
SO42- BaCl2或Ba(NO3)2
HCl或HNO3 不溶于强酸的白色沉淀
CO32- CaCl2或BaCl2
HCl或HNO3 白色沉淀,加酸后产生无色无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5.化学计量之间的转化关系
  (1)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
  (2)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
     
  (3)有关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守恒):
     C (浓)·V (浓)==C (稀)·V (稀)
  (4)溶质质量分数(W)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的转化:(留意其中的单位换算)
6.肯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及误差分析
  (1)容量瓶是配制肯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仪器,其常用规格有100 mL、250 mL、500 mL、1000 mL等,运用时肯定要留意其规律,如500 mL的容量瓶。并且运用前肯定要检查其是否漏水。
  (2)配制步骤,所用仪器及留意事项
配制步骤 运用仪器 留意事项
计算 —— 固体求溶质质量,液体求其体积。
称量/量取 托盘天平或滴定管
(量筒)、小烧杯 g, mL,量筒量取液体后不须要洗涤。
溶解/稀释 烧杯、玻璃棒 溶解要在小烧杯中,切不行在容量瓶中干脆溶解。
冷却 —— 将液体复原到室温(20℃)
转移 肯定体积的容量瓶 转移时要用玻璃棒引流,以防液体溅失
洗涤 —— 洗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
振荡 —— 使溶液充分混合
定容 胶头滴管 加水至刻度线1—2 cm时,用胶头滴管滴加,并使视线、刻度线、凹液面相切。
摇匀 —— 两手握住容量瓶,上下颠倒摇匀。
装瓶贴签 试剂瓶 容量瓶不能用于长期贮存溶液。
  详细要做到:移量要准确,溶解要平安,冷却要充分,洗涤要干净,定容要准确,混合要匀称。
  (3)误差分析
  由公式知,但凡溶质的物质的量削减或使溶液体积增大的操作,都会使c偏低,反之偏高。
三、方法整合
  本章包括化学试验根本方法和化学计量在试验中的应用两节内容,就其主要题型有:(1)试验平安学问及常用危急化学品的分类识别;(2)混合物分别和提纯过程的简洁设计;(3)过滤、蒸发、萃取、分液、蒸馏等分别方法的选择依据、涉及的化学仪器及操作过程等;(4)常见离子(SO42―、CO32―、Cl―、Ca2+等)的检验;(5)有关物质的量、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的辩析理解;(6)有关化学计量的简洁计算;(7)肯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等等。无论是化学试验根本方法,还是化学计量,都贯穿于整个高中化学,所以这就要求理解准确,应用到位。

1.物质及其改变的分类
  2.离子反响
  3.氧化复原反响
  4.分散系  胶体
二、学问网络
1.物质及其改变的分类
(1)物质的分类
  分类是学习和探讨物质及其改变的一种根本方法,它可以是有关物质及其改变的学问系统化,有助于我们理解物质及其改变的规律。分类要有肯定的标准,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化学物质及其改变进展不同的分类。分类常用的方法是穿插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化学改变的分类
  依据不同标准可以将化学改变进展分类:
  ①依据反响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以及反响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可以将化学反响分为:化合反响、分解反响、置换反响、复分解反响。
  ②依据反响中是否有离子参与将化学反响分为离子反响和非离子反响。
  ③依据反响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响分为氧化复原反响和非氧化复原反响。
2.电解质和离子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