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docx

格式:docx   大小:156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2112770869 2022/4/9 文件大小:15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 原子构造与性质




(2)能量最低原理
现代物质构造理论证明,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
构造原理与能
①按成键原子间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分为单键、双键、三键。
②按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分为极性键、非极性键。
③按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分为σ键与π键,前者的电子云具有轴对称性,后者的电子云具有镜像对称性。

①键能: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 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
②键长: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核间距,键长越短,共价键越稳定。
③键角:在原子数超过2的分子中,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④键参数对分子性质的影响
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

原子总数一样、价电子总数一样的分子具有相像的化学键特征,它们的很多性质相近。

1.分子构型与杂化轨道理论
杂化轨道的要点
当原子成键时,原子的价电子轨道互相混杂,形成与原轨道数相等且能量一样的杂化轨道。杂化轨道数不同,轨道间的夹角不同,形成分子的空间形态不同。
2分子构型与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说明的是价层电子对的空间构型,而分子的空间构型指的是成键电子对空间构型,不包括孤对电子。
(1)当中心原子无孤对电子时,两者的构型一样;
(2)当中心原子有孤对电子时,两者的构型不一样。

(1)配位键与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比拟
(2)配位化合物
①定义:金属离子(或原子)与某些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体)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②组成:如[Ag(NH3)2]OH,中心离子为Ag+,配体为NH3,配位数为2。


2.分子的极性
(1)极性分子:正电中心与负电中心不重合的分子。
(2)非极性分子:正电中心与负电中心重合的分子。
3.溶解性
(1)“相像相溶”规律: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非极性溶剂,
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极性溶剂.若存在氢键,则溶剂与溶质之间的氢键作用力越大,溶解性越好。
(2)“相像相溶”还适用于分子构造的相像性,如乙醇与水互
溶,而戊醇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减小.
4.手性
具有完全一样的组成与原子排列的一对分子,如左手与右手一样互为镜像,在三维空间里不能重叠的现象。
5.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无机含氧酸可写成(HO)mROn,假如成酸元素R一样,则n值越大,R的正电性越高,使R—O—H中O的电子向R偏移,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越易电离出H+,酸性越强,如HClO<HClO2<HClO3<HClO4
第三章 晶体构造与性质



①熔融态物质凝固。 ②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干脆凝固(凝华)。③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晶胞是描绘晶体构造的根本单元。晶胞在晶体中的排列呈“无隙并置”。
——均摊法
如某个粒子为n个晶胞所共有,则该粒子有1/n属于这个晶胞。中学中常见的晶胞为立方晶胞
立方晶胞中微粒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留意:在运用“均摊法”计算晶胞中粒子个数时要留意晶胞的形态

2.晶体熔、沸点凹凸的比拟方法
(1)不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凹凸一般规律:原子晶体>离子
晶体>分子晶体。
金属晶体的熔、沸点差异很大,如钨、铂等熔、沸点很高,***、铯等熔、沸点很低。
(2)原子晶体
由共价键形成的原子晶体中,原子半径小的键长短,键能大,晶体的熔、沸点高.如熔点:金刚石>碳化硅>硅
(3)离子晶体
一般地说,阴阳离子的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间的作用力就越强,相应的晶格能大,其晶体的熔、沸点就越高。
(4)分子晶体
①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具有氢键的分子晶体熔、沸点反常的高。
②组成与构造相像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
③组成与构造不相像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接近),分子的极性越大,其熔、沸点越高。
④同分异构体,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5)金属晶体
金属离子半径越小,离子电荷数越多,其金属键越强,金属熔、沸点就越高。

五、几种典型晶体空间构造
1.***化钠晶体中阴、阳离子的配位数是 6 ,即每个Na+紧邻 6 个Cl-,这些Cl-构成的几何图形是 正八面体;每个Na+与12个Na+等间隔 相邻。平均每个***化钠晶胞含有(4)个Na+与( 4 ) 个Cl-。
***化铯晶体中,每个Cl-(或Cs+)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