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谈文徵明小楷书法艺术对后世的影响
摘 要:文徵明是一个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无论是书画还是诗文,他都很擅长,所以大家称他是“四绝”中的全才,给予他很高的评价。文徵明在中国书法和绘画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就其书法而言,造浅谈文徵明小楷书法艺术对后世的影响
摘 要:文徵明是一个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无论是书画还是诗文,他都很擅长,所以大家称他是“四绝”中的全才,给予他很高的评价。文徵明在中国书法和绘画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就其书法而言,造诣尤为深厚,篆、隶、楷、行、草各种字体都有经典的作品留世。尤其是他的小楷,更是成就卓越,他八十高龄依旧能作蝇头小楷,用笔稳健秀美,着实让人敬佩。本文旨在简要分析其艺术风格,追溯其艺术风格源流,让更多的书法爱好者能够进一步了解这位明朝书法大家,旨在寻求其小楷书法艺术对后世的影响。
关键词:文徵明;小楷;书法艺术
1 文徵明简介
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明代杰出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四十二岁起,以字行,后改字徵仲。因祖籍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长州(今江苏苏州)人,世称“文衡山”。他自成化六年(1470年)生,至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卒,享年90岁,是一位长寿的书画家、文学家。他是苏州地区文坛画界继沈周而起的又一中心人物,擅长诗文、书画,与当时的吴中文人唐寅、祝允明、徐祯卿并称为“吴中四才子”。他在书法上的造诣为明代中后期的书法“中兴”开启了先河,并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小楷书法,对传承和弘扬赵孟頫和晋唐法书,对摆脱“台阁体”的时弊束缚、在绳墨中寻求书法的逸趣,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文徵明小楷书法艺术
文徵明早期学师李应祯,后又广泛学习前朝的书法名迹,在篆、隶、楷、行、草等方面都有深入,而文徵明尤其擅长行书和小楷。小楷书法从开始产生到日渐完善,经历了几个发展高峰:一是由钟繇和王羲之等书法家推动形成的魏晋初创高峰,他们将小楷书法正式带到书法艺术的大家庭中,从此小楷书法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二是由大唐一些书法家和擅长抄经的高手所形成的唐代比较成熟的高峰,这时期做到了“法”的完善。三是由元代赵孟頫等一些书法家所形成的元代中兴高峰。四是由明朝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等书法家所形成的明代复兴、承传高峰时期。
在小楷的技艺上,这几个书法家相对来说都写得不错,但是要说小楷书法写得最好的,就是文徵明了。正如朱和羹在《临池心解》中说:“明楷以文衡山第一”。事实也是如此,文徵明的小楷继承了元代赵孟頫复古书风,并能越其藩篱,与此同时又发扬了魏晋、隋唐小楷的天真古朴及法度谨严。在文徵明以后的时期,他的小楷书风和书家风范一直影响着其门生和吴中的诸子弟,直到现在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文徵明的小楷书法看起来温和劲挺,字形斜奇,古拙中见稳重,法度严谨且意趣盎然。其书法没有雄浑的气势,却具有晋唐书法的超脱象外的风姿,也有个人的些许风貌。文徵明小楷笔画婉转,节奏缓和,他的书法风格少有火气味儿,在其酣畅淋漓的书写中,通常会不自然地流露出温和的儒雅风味。或许是仕途上的坎坷遭遇消磨掉了他的年少意气,大器晚成致使他的书法风格日渐稳重。
3 文徵明一生中,对小楷书法的学习和创作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