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第十四棵《难忘九·一八》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43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十四棵《难忘九·一八》教案.doc

上传人:whetyo 2022/4/9 文件大小:4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十四棵《难忘九·一八》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隆德县第二中学教学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总 课时第 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的或唱或朗读《松花江上》,演绎九一八事变后,某记者采访了当时中国的国民党代表、东北人民代表和共产党代表,阐述各阶层的观点
自我自研成果呈现:
二、自我自研成果呈现
三、:自研自探成果呈现
隆德县第二中学教学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
③十人共同体:
组长主持,确定展示方案,参照展示议题,分派好任务,同时进展组内预演,准备精彩展示!
【导学2】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3日早晨,南京市民王大妈出门买菜,看到报童沿街叫卖:“特大新闻,张杨发动兵变,蒋总司令遇险.”
阅读:快速阅读课本71
表现单元二
场景设计:
西安事变前:
①中共和张、杨的一场机密会谈。
—72页内容
整理:以自己喜欢形式整理出西安事变的背景、目的、手段、经过、结果。
体会:西安事变的历史背景。
②蒋介石和张、杨的一场正面交锋。
(表达出西安事变的背景。)
【导学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发生后,国际国内的政治场面错综复杂。中国共产党不计宿怨,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
阅读:仔细阅读教材72页内容,结合72页图,
归纳: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内容.
探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表现单元三:
设计场景: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提示:主要角色有周恩来、宋美龄、蒋介石、亲日派代表、人民群众代表等;注意各角色的不同观点)
表达出“杀蒋'和”放蒋”的利和弊
隆德县第二中学教学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
.
【导学4】勇闯知识关 总结归纳拔高环节(知识生成、拓展进步、规律总结、知识框架)
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说说这是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主要要分析出当时中国局势是名义上统一,本质上四分五裂,假设杀蒋,将导致国家再次陷入大混战当中,这恰好会给日本全面进攻中国提供可乘之机,为了民族大义,必须释放蒋介石,让他这个委员长号令全国一致抗日。
一、根底题
1、 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时间在 1936 年 9 月 18 日,为发动这个事变,日军蓄意制造了 柳条湖铁路 事件。
2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日军又陆续侵占了整个东北三省,由于蒋介石的 不抵抗 政策,只有四个多月,整个东北一百多万平方千米的锦绣河山陷入敌手。
3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派 杨靖宇 在东北坚持敌后游击战,他成了威震敌胆的民族英雄.
4 西安事变发在 1936 年 12 月 12 日,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