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文档名称: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52KB   页数:3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住在山区的Jack 2022/4/9 文件大小:5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教师可以交流,并接着列出竖式的简便算法。
  如果出现,教师就结合学生的算法介绍简便算法。
  。
  师:36乘30,可以把30看成3个十,这样写竖式。
  边说边板书
  师:计算时,先算36乘3,得108,也就是108个十,在108的前面添上一个0。
  边说边完成板书
  师:两位数乘整十数的简便算法,说简单点就是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积的后面添0。你们觉得这样写怎么样?
  生:这样写很简便。
  师:刚才我们一起求出了原来这个电影院的座位数。现在这个电影院为了方便更多的小朋友同时看电影,增加了一些座位,我们一起来算一算现在这个电影院一共有多少个位?
  用小黑板出示问题(2)。
  ,并说明要解决的问题。然后,用小黑板出示问题(2),让学生列出算式,用口算,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师:谁来说一说现在这个电影院的座位情况?
  生:这个电影院现在每排有40个座位,还是有30排。
  师:谁来说一说怎么列式?
  生:40×30。
  师:口算结果是多少?
  学生可能会直接说出结果1200。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回答
  把40看成4个十,4个十乘30等于120个十,就是1200。
  先算4乘3等于12,再在12的后面添两个0,就是1200。
  教师重点指导口算方法。
  ,边说边写出竖式。
  师:整十数乘整十数,可以直接利用口诀计算。先把整十数十位上的数相乘,再在积的后面添两个0。用竖式可以这样算。
  教师介绍竖式的简便算法。
  三、尝试练****br/>  。
  出试一试中的6道题,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进行交流。
  师:同学们刚才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电影院的座位问题,而且学会了用竖式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现在,请同学们计算一下黑板上的几道题,看谁算得又快又正确。
  学生自主计算,请两个人到黑板上板演。64×30和99×99
  10×10不要求有竖式。
  全班交流。
  ,启发学生根据三道题的乘数和积回答问题。
  师:观察这几道题中乘数和积,想一想,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多是几位数,最少是几位数?说一说你判断的理由。
  学生可能回答
  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多是四位数。因为99是的两位数,99×99=9801,所以两位数乘两位,积最多是四位数。
  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小是三位数。因为10是最小的两位数,10×10=100,100是个三位数。所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最小是三位数。
  学生如果有困难,教师启发或参与交流。
  四、课堂巩固
  。
  (1)师生一起估计积是几位数。要给学生充分地表达不同想法的机会。
  师:看来同学们不但学会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又知道积最多是几位数,最少是几位数。下面看练一练第1题,我们一起估计一下积是几位数。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说法。
  如
  26×40可能出现两种意见
  积最多是三位数,因为十位上的两个数2乘4等于8,不进位;
  积最多是四位数。把26看成25,40看成4个十,25乘4个十等于100个十,就是1000,所以积一定是四位数。
  要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
  74×36,也可以有两种算法。
  因为十位上的两个数7乘3等于21,要进位,所以积一定是四位数;
  因为70×30=2100,所以,70×36的积一定是比2100大的四位数。
  (2)鼓励学生自己计算,检验估算的结果。
  使学生了解判断积是几位数的一般方法:先看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两个数相乘超过或等于10,积一定是四位数。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计算一下,看看估计的结果对不对。
  学生计算后,再总结估计积是几位数的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十位上的两个数相乘进位,积一定是四位数。
  ,口算比赛。
  师: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都非常棒,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口算竞赛,看谁是咱们班的“口算能手”!
  ,先读题明确图意后,让学生独立解答,再交流解答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师:下面让我们运用新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吧!请看练一练第3题。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后,自己列式计算,然后交流。
  4